打开应用

胸椎管内肿瘤切除病例

魏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诉 病史

主诉:诉双下肢渐进性乏力痲木半年余。 现病史:患者诉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麻木,伴双侧臀部疼痛,行走时双下肢乏力感。未予特殊处理,此后上述症状渐进性加重,现患者无法下地独立行走。现为进一步诊治,到我院就诊,行MRI检查发现胸椎管内占位病变,遂以“胸椎管内肿瘤”收入我科。患者起病以来,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胸闷气促,无腹胀腹痛,无尿频尿急。精神胃纳可,睡眠可,大小便正常。

查体 辅查

查体:患者卧床状态。脊柱生理弯曲及腰椎活动无法查及。下胸椎棘突压痛叩痛,叩击痛阳性。腰椎各棘突间牙痛隐性。双侧侧直腿抬高试验25度(+)。双侧腹股沟以下皮肤感觉减退。双侧髂腰肌、股四头肌肌力、双侧胫前肌、踇背伸肌肌力3-4级,腹壁反射、肛门反射正常,两侧膝、踝反射对称亢进。双侧Babinski征(+),双侧皮温及色泽正常,双侧足背动脉搏动良好。 辅助检查:磁共振检查示:胸10-11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占位病变,相应节段脊髓受压明显。

诊断 处理

诊断:胸10-11椎管内肿瘤 治疗:给予行后方胸10-11椎板切除并硬膜内肿瘤切除+椎弓根钉固定融合术。

随访 讨论

随访:术后患者症状完全缓解,可独立下地行走。现已恢复工作。 讨论:对于此类疾患,有时与腰椎疾患较难鉴别,如果存在病理症,需要行胸椎以上磁共振检查,排除有无占位病变。该患者术中切开硬膜,肿物剥离相对顺利,与神经根少许粘连,用抗菌微桥线缝合硬膜,并将一薄层脂肪组织缝合到硬膜表面,可显著减少术后粘连及脑脊液漏可能。

发布于 15-12-26 20:31

9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