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59岁, 因“反复排便困难、腹部胀痛13年”入院。 现病史:1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排便困难,2-3天解一次大便,大便干硬,随后停止排气排便,并腹部胀痛急性起病,发病后就诊于当地医院,完善检查后考虑肠梗阻,给予行“腹腔镜探查”,探查后未见腹腔明显粘连,后经过药物治疗后好转出院,出院后排便仍困难,自行口服通便药物,可改善,但一停药后症状反复,无畏冷、发热,无恶心、呕吐,无呕血、黑便,近5个月症状逐渐加重,反复出现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腹胀3次,均通过药物治疗好转,1周前为明确诊治转诊我院,门诊完善检查后拟“便秘原因待查”收入院。 既往史:无特殊 。手术史2002年行腹腔镜探查术 。
查体及专科情况无特殊 胃肠动力研究中心结肠传输时间检测:48小时和72小时钡条排除率为0%,考虑慢传输。 直肠肛管测压/感觉检测报告:1.肛门指检可见外痔,未及内痔,肛缩有力,力排松弛欠佳;2.测压:肛管静息压正常,直肠静息压偏高,缩肛时肛管压力升高,持续力可,模拟排便时直肠压力升高,肛管压力升高,呈矛盾性收缩;3.感觉:各项感觉阈值正常。 协和医院肠镜:结肠粘膜黑变病;混合痔。 钡剂灌肠:经肛管插入顺利,钡剂经直肠、乙状结肠、降、横、升结肠到达回盲部,乙状结肠较长约47.0cm(该患者应为33.0cm),并走行迂曲,全段钡剂通过顺利,未见明显龛影及充盈缺损影。排便后复查,阑尾显示清晰。乙状结肠冗长。 腹部增强CT: 1.肝右后上段包膜下0.6×1.2cm,CT值约-52HU,内可见小片状高密度影,增强未见明显强化,考虑错构瘤; 2.肝内见多发大小不等低密度影,未见强化,考虑囊肿,较大者6.6cm; 3.胆囊充盈,胰腺、脾脏及双肾未见明显异常; 4.肠管未见明显扩张及梗阻征象; 5.膀胱未见明显异常; 6.陶氏腔少许积液; 7.腹、盆腔未见肿大淋巴结。
患者目前诊断为便秘。目前给予禁食,补液, 灌肠治疗,胃肠外营养
讨论:患者便秘的原因是什么?结肠冗长?传输功能异常?直肠矛盾运动? 患者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