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直肠癌(T3N1bM0)病例分享!

吴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腹水 肿瘤 腺癌

主诉 病史

患者,男,65岁,因“大便习惯改变伴便血半月余”来院就诊。 病史:患者于半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大便次数增加,每日2-3次,大便细软,伴有少量便血,色暗红,与粪便混合,患者无恶心呕吐、无腹痛。患者当时未予重视,半月来症状无明显改善,遂至我院就诊,直肠检查示距肛门6cm处可及一肿物下缘,质硬,活动度可,指套染血。患者出现症状以来不伴有消瘦,头晕等不适主诉。现为求进一步诊治,收住我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年余,最高血压160/105mmHg,目前口服拜新同及倍他乐克治疗,血压控制在140/80mmHg。有早搏病史20余年。有糖尿病病史5年余,目前口服格列吡嗪治疗,空腹血糖7.8mmol/L。否认慢性支气管炎史。否认胆结石病史。否认胆囊炎病史。

查体 辅查

查体:神志尚清,腹部外形腹部外形无异常,腹壁柔软,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脏肋下未触及,脾肋下未触及,未触及腹部包块,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直肠检查示距肛门6cm处可及一肿物下缘,质硬,活动度可,指套染血。未见其余特殊查体发现。 辅查:血常规:白细胞 4.3 *10^9/L ,红细胞 4.05 X10^12/L ↓,血红蛋白 115 g/L ↓,血小板 218 X10^9/L ,中性细胞百分比 56.5 % 。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AFP) 3.57 ng/mL ,癌胚抗原(CEA) 1.67 ng/mL ,糖类抗原(CA125) 3.80 U/mL ,糖类抗原(CA199) 8.82 U/mL ,肝肾功能,凝血未见异常。 上腹部CT:肝脏表面光滑,各叶比例匀称,密度未见异常,肝内血管显示清楚,造影剂充盈均匀,肝内胆管无扩张;脾脏无肿大,密度均匀;胆囊区无殊;双肾见小囊样无明显强化的低密度影,胰腺、左肾尚可;后腹膜无明显肿大淋巴结;腹腔内无积液。双肾小囊肿。盆腔MRI:直肠肿瘤术前评估,DISTANCE评分:DIS(肿瘤下缘至肛门边缘的距离):8cm;T(T分期,T3:肿瘤穿破固有肌层达浆膜下;)N(淋巴结分期N0:直肠周围未见转移性淋巴结);C(环状切缘情况,-) ;E(粘膜外血管侵犯情况,-)。直肠肿瘤术前评估,请结合临床。肠镜报告检查报告:直肠隆起性病变性质待定(Ca?并出血)。

诊断 处理

术前诊断:直肠癌。 治疗: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全麻下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开腹后先探查探查肝脏、腹膜、盆腔、肠系膜下动脉根部、腹主动脉等处未见转移。肿块位于腹膜反折处。未见腹水未见浆膜侵犯,决定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术程顺利,术中出血少,未输血,标本及淋巴结送病理,病人安返。术后予对症治疗,恢复佳。术后病理: 病理检查报告:直肠 标本类型:直肠切除标本 肿瘤部位:切除肠管全长10.5CM,肿瘤位于:直肠, 距一侧切缘 5.5CM 距另一侧切缘2CM,大小2.5×2.5CM 大体类型:隆起型,肿瘤环绕肠壁:1/3周 组织学类型:管状腺癌 II级 浸润深度达:全层 淋巴管内癌浸润:(+),血管内癌浸润:(-),神经周围癌浸润:(+) 切缘:上下切缘及环切缘均未见癌浸润 区域淋巴结:肿瘤旁淋巴结2/16枚见癌浸润,并见癌结节一个。 淋巴结免疫反应状态:SH(+),PH(+),GH(+) 癌周间质反应: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反应(+),纤维组织增生反应(+) 非肿瘤区病变:粘膜慢性炎症(直肠):管状腺癌II级,肿瘤侵及肠壁全层。肿瘤组织免疫酶标记结果:P53(-)、Ki67(80%)、Her-2(-)、S100(神经+)、MLH1(+)、MSH6(+)、MSH2(+)、PMS2(+)。Kras基因检测:对KRAS第12和第13密码子基因检测(AMS法)分析结果:KRAS第12和第13密码子基因未见突变,呈野生型。术后诊断:直肠癌,T3N1bM0,IIIB期。患者术后的辅助治疗方案为:Xelox化疗+爱必妥靶向治疗。

随访 讨论

随访:患者自述无明显恶心、呕吐等不适,一般情况良好。神清,两肺呼吸音清,未及明显干湿啰音。腹软,无明显肌紧张,无压痛、反跳痛。讨论:此患者术后诊断为直肠癌,T3N1bM0,IIIB期。患者术后的辅助治疗方案为:Xelox化疗+爱必妥靶向治疗,同时给以胸腺肽提高免疫力治疗,目前患者化疗耐受良好,后期效果有待临床随访观察之。请问大家,一般我们外科手术完后你们会把病人交给肿瘤内科医生化疗吗?你们的化疗方案选择Xelox还是FOLFOX方案?欢迎大家讨论,谢谢。

发布于 15-12-20 22:38

15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