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79岁,因“发作性呼吸困难10年,加重1天入院。患者于10年前始反复出现咳嗽、咳痰,多为连续性刺激性咳嗽,咯少量白色稀痰,痰易咯出,每于天气变化或闻及刺激性气味后出现及加剧,气促多发于感冒、活动后,平卧、休息时稍缓解。患者曾多次在本院就诊,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给予“氨茶碱、氨溴索、福莫特罗”等处理后症状可缓解,虽一直规则服药,但症状反复,1天前患者受凉后再发气促明显,间有咳嗽,咳少许黄白色粘痰,痰难咳出,于雾化后症状无明显缓解,现到我院就诊,为进一步治疗,拟“1.肺部感染2.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收入我科。
体查:T:37℃ R: 28次/分 P:85次/分 BP:130/80mmHg,神志清楚,查体合作。皮肤粘膜未见苍白、黄染,未见皮疹,无皮下出血点,无伤口。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口唇无明显紫绀,颈软,无抵抗,颈静脉无充盈,肝颈静脉回流征(-),气管居中,桶状胸、无局部膨隆或凹陷。呼吸浅促,见三凹征。双侧呼吸动度减弱,对称。双肺部叩诊过清音。双肺呼吸音减弱,双肺满布哮鸣音及少许细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85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未见水肿。 辅助检查:双肺CT:双侧慢支、肺气肿征,双肺感染,双肺轻度支气管扩张,右肺上叶肺大泡。血气分析:PH:7.42,PCO2:4.8kpa,PO2:9.21kpa。
诊断: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2.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代偿期 4.呼吸衰竭 治疗:入院后予吸氧抗炎(哌拉西林)化痰平喘(甲泼尼龙+氨茶碱、雾化吸入)等治疗,患者呼吸乏力症状无明显改善,考虑呼吸肌乏力,予无创通气治疗,患者气促症状逐渐好转。
无创通气是指不经气管插管而增加肺泡通气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包括体外负压通气、经鼻面罩正压通气、胸壁震荡及膈肌起博等。临床上主要是指经鼻面罩进行的正压通气。随着对有创通气所带来严重副作用认识的深入以及传感技术和人-机连接界面材料的不断改进,经面罩实施CPAP和间歇正压通气(IPPV)的应用才逐渐增多。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规模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了NIV的有效性和可依从性,无创通气正在成为呼吸衰竭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