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诉:发现左侧腹股沟肿物1年 病史:患者,男,68岁,因“发现左侧腹股沟肿物1年”入院,患者1年前咳嗽后发现左侧腹股沟区肿物,为椭圆形,约2*2cm大小,无可进入阴囊,咳嗽、憋气、运动后肿物可变大,平卧、休息后缩小。近来自感肿物增大明显,为进一步治疗,就诊我院,门诊检查超声提示左侧腹股沟疝,内容物为网膜。患者起病以来,精神、睡眠可,食欲可,近期体重无明显改变。 既往史: 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肾炎”等疾病史,否认“肝炎、肺结核、伤寒”等传染性疾病,否认重大手术、外伤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输血史。
查体:患者取站立位,可见左侧腹股沟区一肿物,呈圆形,约3*4cm大小,质软,边界清,按压无明显疼痛,可手法回纳,回纳后抵住深环口位置,嘱患者咳嗽,可感冲击感,肿物无突出,嘱患者平卧,休息后肿物自行消失,阴囊内可扪及双侧睾丸,阴囊透光实验阴性。 辅助检查:三大常规及生化未见异常,心肺功能可。 腹部超声: 左侧阴囊异常回声团,考虑腹股沟疝,内容物为网膜。前列腺超声未见明显前列腺增生。
诊断:左侧腹股沟疝 治疗:患者完善术前检查,心肺功能可,排除手术禁忌症。在全麻下腔镜下左侧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TAPP).术程顺利,患者安返病房。术后给予伤口压迫,卧床休息48天。
随访:患者术后3日出院,腹股沟区无肿物突出。 讨论:随着腔镜技术的迅猛发展,用腔镜修补腹股沟疝成为一种常规的术式。腹腔镜疝修补手术大体分为两类,一种是经腹腔疝修补术(IPOM),另一种是完全腹膜外修补术(TEP)。IPOM是从腹腔内部把补片直接贴于腹股沟区的缺损部位,然后钉合固定。这种术式有如下缺点:一是因腹腔空间大,补片需要用金属钉钉合固定,术后多有明显的疼痛;二是腹腔内空间大,因补片易移位造成疝复发的可能性增大;三是补片与肠管直接接触,可以增加腹腔粘连甚至肠梗阻肠穿孔的机率;四是这种术式需用双面补片(一面光滑接触肠管一面毛糙接触腹膜),材料成本很高。 TEP术式不进入腹腔内操作,而是在腹壁层次中最内的一层腹膜层前面制造一个小空间,将补片置入该空间展平覆盖腹壁的缺损区域,其优势是该术式将补片放在腹壁缺损的深面,使补片先承受来自腹腔的压力,故其最接近人体的正常生理解剖结构,最符合力学受力原理;该术式切口与手术区域距离远,很少发生切口感染,对糖尿病患者更有优势,因糖尿病患者切口不易愈合,术后感染发生率高;有些患者患有双侧疝,该术式用同样切口可同时做双侧疝修补。总之,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 且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