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大容量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

周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
肺泡蛋白沉积症

主诉 病史

患者,女,50岁,因“胸闷、气紧2+年”入院。 现病史:入院前2+年,患者出现胸闷、气紧症状,咳嗽不明显,咳少许白色泡沫痰,无发热、盗汗、咯血、胸痛,逐渐加重,活动耐量下降,稍活动即感气紧明显,于多家医院就诊,考虑“肺纤维化?”,但未系统诊治。患者自行服用中药治疗,自感症状曾一度缓解,但平素易受凉感冒,每次受凉后症状均有明显加重,曾口服“强的松”6(具体剂量不)控制症状,并持续家庭氧疗。半年前于省医院住院治疗,行纤支镜检查,后肺泡灌洗液PAS、AB染色检查提示“肺泡蛋白沉积症”。并至我院行肺灌洗治疗,术后症状缓解后出院。但之后气紧仍进行性加重,逐渐发展至不能耐受日常活动,为求肺灌洗治疗再次入院。

查体 辅查

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102次/分,呼吸23次/分,血压133/88mmHg,鼻导管3L/min吸氧下血氧饱和度82%;神清神差,偏瘦,慢性病容,强迫端坐位,查体合作。吸氧状态下唇甲发绀,皮肤巩膜无黄染,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廓正常,乳突无压痛,副鼻窦无压痛,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桶状胸,呼吸运动对称,肋间隙增宽,双侧语颤减弱,叩诊为过清音,呼吸音减弱,双肺闻及散在湿罗音。心尖搏动正常,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扪及,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杵状指(趾)。 辅助检查:2015-3-10病理报告:肺泡灌洗液查见少量增生上皮细胞,PAS-D(+),AB(-),符合肺泡蛋白沉积症。胸部影像学提示双肺散在大片阴影,铺路石状或松枝状。

诊断 处理

诊断:肺泡蛋白沉积症 治疗:入院后完善术前检查后在全麻状态下予以通气双肺大容量灌洗治疗。术后1周复查肺功能及胸部CT均提示好转。

随访 讨论

肺泡蛋白沉积症(PAP)是一种少见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多,可能与医务人员意识提高及高分辨胸部 CT 普及有关。其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典型 CT 表现“地图样”改变和“碎路石征”,有一定特征性。 影像学特征结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可以确诊 PAP。目前大容量全肺灌洗仍被认为是治疗 PAP 最有效的方法,全肺灌洗后呼吸困难和肺功能可明显改善,近期疗效显著, 但远期疗效不肯定,部分患者需再次甚至多次行全肺灌洗。 PAP 一旦确诊应及早建议患者行全肺灌洗术,越早治疗越好,因后期 PAP 可引起肺广泛纤维化,严重影响患者肺功能,即使再行肺灌洗肺功能恢复也是有限的,并且给全肺灌洗术带来更大的风险,灌洗并发症也越多。

发布于 15-11-07 22:19

24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