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
患者女40 岁,外阴、躯干出现皮疹伴瘙痒1 个月。 患者就诊前1 个月,无明显诱因大小阴唇、躯干出现丘疹伴瘙痒,随后躯干皮疹渐扩大呈环形、边缘伴有少许脱屑。
皮肤科检查:阴唇外侧可见数片浸润性暗红色丘疹、斑块;右肋弓处及右下腹部见紫红色浸润性环形斑块(如图)。 右下腹部皮损取材,皮肤组织病理:表皮不规则增生,表皮内可见较多中性粒细胞,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单一核细胞浸润,部分区域炎症细胞呈团块状,可见较多浆细胞,部分区域内可见组织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抗ANA 抗体和抗ENA 多肽谱抗体均阴性;RPR 1:64,TPPA +。
诊断:二期梅毒。 其丈夫查RPR 1:64,TPPA +,并承认有多次非婚性接触史。 治疗:苄星青霉素240 万U 肌内注射,每周1 次,共3次。治疗1 周后瘙痒症状消失,外阴皮损大部分丘疹及斑块变平,部分消退。2 周后外阴皮损消退,躯干皮损遗留淡褐色斑。
二期梅毒的皮损一般无明显不适,尽管有报告有瘙痒者达42%,但大都轻微,本例患者瘙痒症状剧烈实为少见,且皮损仅在外阴、躯干两个部位,可能是早期误诊原因之一。 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5.05.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