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 女,55岁 右眼眼球逐渐突出20年 患者20年前无明显诱因右眼眼球逐渐突出,患者未在意,未就诊及治疗。近2年来右眼眼球突出加重, 无伴视力明显下降,无伴视物重影。于当地医院行MRI检查,提示左眼眼眶肌锥上方肿块,考虑良性肿瘤性病变,神经鞘瘤?纤维血管瘤?,未予以特殊处理。现为求进一步诊治,拟诊左眼“眼眶肿物”,收入院行手术治疗。自发病以来,患者睡眠精神食欲一般,大小便正常,体重无下降。
体格检查:专科检查:Vod0.5(ph->0.8),os0.6(ph->1.0);NCTou 15mmHg;双眼基本正位,无眼球运动障碍;双眼瞳孔等大等圆,大小约2mm;晶体尚透明,瞳孔对光反射敏,视网膜平伏,视乳头无水肿;左眼球向正前方突出,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清深。 辅助检查:B超提示右眼眶实性占位性病变声像。MRI提示右眼眶肌锥上方肿块,考虑良性肿瘤性病变,神经鞘瘤?纤维血管瘤?视野检查:中心视野正常OU。PVEP检查提示右眼PVEP各方格反应轻度异常,左眼PVEP各方格反应正常。
诊断:1.右眼眼眶肿物 2.双眼屈光不正 全麻手术名称:侧壁开眶肿物切除术+泪腺部分切除术+眶骨切除术+眶骨修补术+周围神经嵌压松解术+眶膈修补术
随访:Vod:0.5,Vos:0.6,NCT:OD 14mmHg,OS 12mmHg;右眼 结膜无明显充血,角膜透明,眼部皮肤伤口对合好,缝线在位,无渗血渗液,敷料干燥;左眼结膜无明显充血,角膜透明,眼睑无肿胀。第一眼位时,双眼基本正位,双眼球运动基本正常。 讨论:泪腺多形性腺瘤是最常见的泪腺上皮性肿瘤,约占50%,是由上皮和间质成分构成的良性肿瘤,过去称之为良性混合瘤。成年好发,单眼发病。1. 完整手术切除是最佳的预后指征。术前正确的定性、定位诊断对于手术成功至关重要。术中肿瘤破碎,污染术野,会增加复发几率,复发次数与恶变几率呈正比。2. 因肿瘤常侵及包膜,且包膜和眶壁骨膜融合紧密,术中应从眶缘处分离至骨膜下,将肿瘤和骨膜一并切除。3. 分离肿瘤的眶内软组织面时应注意保护提上睑肌和眼外肌,勿随意剪断肿瘤表面软组织,尽量直视下操作肿瘤后极部,防止盲目操作导致肿瘤残存或破碎。4. 肿瘤质脆,向眶后部分离时,切忌组织钳钳夹或提拉肿瘤,可钳夹骨膜或用粗线环扎并轻提肿瘤。5. 肿瘤一旦破碎,应立即用盐水反复冲洗术区并仔细清除播散的肿瘤组织。6. 复发性多形性腺瘤原则上应按恶性肿瘤处治,行眶内容剜除术。复发范围较小,就诊较早者可行扩大的局部切除联合术后放疗。骨质破坏严重者应磨除被侵蚀骨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