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胃癌终末期难治性腹水一例

朱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
腹痛 腹腔积液 腹水

主诉 病史

青年患者,男性,27岁,因“反复腹痛2月余”入院。 现病史:患者于2015年3月始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以腹部两侧为主,呈轻微隐痛,当时未予重视,至4月患者腹痛加剧,以慢性钝痛为主,扩散至全腹部,伴有恶心、呕吐、腹胀,无呕血、便血,至深圳某医院就诊,误诊为阑尾炎,予抗炎治疗后症状无好转,遂至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就诊,查胃肠镜检查+病理示:(胃底)低分化腺癌,乙状结肠慢性炎症,轻度活动性。患者未接受特殊治疗遂于2015-05-11转至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住院期间予放腹水、止痛、营养支持、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支持治疗,腹胀明显减轻,朋友腹痛、恶心、呕吐,并伴有咳嗽、咳少许粘液痰,无呕血、咯血、便血,现患者为进一步诊治由家属陪同入住我科。精神疲倦,睡眠、胃纳差,二便正常,体重减轻约20余斤。 未婚未育。家族中无肿瘤遗传史。

查体 辅查

恶病质,体型极度消瘦,当时入院时心肺听诊及腹部、四肢查体无明显异常。后因病情恶化,腹水逐渐增多,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处理肿大,心肺(—)。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全腹部压痛(+),反跳痛(—),于脐周可触及一大小约6*7cm的包块,质中,活动度差,与周围组织粘连,腹壁可见数条曲张静脉,听诊肠鸣音正常。本院复查CT示:如下图。CA125:219.0U/mL,余常规生化指标无明显异常。

诊断 处理

诊断:1.胃底低分化腺癌终末期并腹腔转移 2.大量腹腔积液 3.中度贫血 4.低钾、低氯、低钠、低钙血症 治疗:予增强免疫力、营养支持、补充白蛋白、利尿、抗感染、护胃、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送手术室行“胃癌血管介入治疗术”,术中予胃左动脉、胃右动脉、肠系膜上动灌注化疗药,并予碘化油栓塞胃左、右A。术后出现高热,予“泰能”积极抗感染后症状已控制。但腹痛、腹胀较前加重,提示病情恶化,遂予“氟脲嘧啶+奥沙利铂”行全身化疗,腹部膨隆较前明显加重,开始予腹腔穿刺置管术(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每日引流腹水,并继续补充白蛋白,腹胀仍无明显减轻。其后患者大便次数增多,每日可达10次以上,呈黄色烂便,排便后伴有里急后重感。考虑胃部肿瘤病灶转移至肠道所致,予止泻+抗生素处理后症状稍有好转,接着予“白介素—2”行腹腔灌注,腹胀仍无减轻,遂予彩超检查示腹腔仍是大量积液为包裹性,肠道粘连成团。

随访 讨论

随访两月余,患者一般情况仍极差,仍是腹胀、腹痛,仍有恶心、呕吐,恶病质,每日尿量少,600-1000毫升左右,大便2-3次/日,黄色稀烂便,胃纳、睡眠差。双肺听诊无明显异常,心律快,心音弱,约120-130次/分,腹部膨隆,全腹部压痛(+),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 讨论:胃癌晚期,年轻患者,27岁,未婚未育,经常不吃早餐,晚睡一族,家族中并没有肿瘤遗传,也许是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癌症,抑或是现代生活中的饮食、环境导致。但如此年轻的生命却要因此而终结,不免感到可惜。胃癌终末期出现大量腹水,各种治疗方案均无效,包括大剂量补蛋白、利尿、腹腔置管引流、腹腔灌注等。

发布于 15-09-20 21:23

17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