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
患者,女,65岁,主因“右上腹部胀痛、不适8年余”入院。患者曾于9年前行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6 d出现上述症状,术后1年曾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胆总管囊肿”。无腹部外伤史。患者在我院门诊行2次腹部B超检查,结果示:脂肪肝,胆囊切除术后,胰头区假性动脉瘤。
查体:心肺腹查未见明显异常。 腹部CT示:胰头部类圆形低密度影。 血管造影示:肠系膜上动脉与胃十二指肠动脉吻合支明显增粗。见巨大动脉瘤,直径为25~27 mm,远端见肝动脉、脾动脉显影。 其余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胃十二指肠假性动脉瘤 处理:采用Seldinger法,经右侧股动脉穿刺插管,将5F肝动脉导管插入腹腔动脉内造影,肝动脉未显示;将导管插入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可见右副肝动脉。肠系膜上动脉与胃十二指肠动脉吻合支明显增粗。见巨大动脉瘤,直径为25~27mm,远端见肝动脉、脾动脉显影。将导管插入动脉瘤远端血端血管内用8mm、5mm。钢圈栓塞后,将导管退致动脉瘤近端血管内,用明胶海绵颗粒填塞动瘤。再用5mm钢圈拴塞。栓塞后造影示动脉瘤未显影。
患者术后右上腹部胀痛、不适明显缓解,顺利出院。 内脏血管动脉瘤是临床少见病例,假性动脉瘤多见于血管创伤后局部包裹机化。本例患者有明确的手术史,术后即出现右上腹部胀痛、不适症状,无其他腹部外伤史。考虑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钳夹、牵拉、灼烧造成血管损伤,形成假性动脉瘤。血管介入栓塞治疗作为精确的检查手段,能进行高选择的血管及血管瘤栓塞术,为内脏血管动脉瘤提供了微创、安全、针对性强的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