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3岁。以“间断腹痛伴呕吐2 d,加重6 h”急诊入院。患儿2天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腹痛以及呕吐,以右上腹为甚,无腹泻、发热等不适。
查体:腹稍胀,右上腹可见肠型,压痛阳性,可闻及肠鸣音。 辅助检查:腹部立位x线片:小肠散在积气。腹部超声:肠内径增宽伴肠间少量积液。 血常规检查:WBC:10.83×109/L,N:0.65,L:0.35;RBC:4.54×109/L,Hb 126 g/L。
诊断:急性肠梗阻。给予胃肠减压、补液等对症治疗,10 h后病情无好转而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黄色渗出液约300 ml,部分小肠扩张水肿,直径达3 cm,距回盲部50 cm的小肠系膜缘对侧肠壁上1个美克尔憩室,大小约3 cm×2 cm×2cm,尖端与肠系膜粘连,约30cm的小肠疝入形成内疝。疝入的小肠充血水肿,系膜搏动存在,肠蠕动减弱。行内疝松解,美克尔憩室切除,腹腔引流术,手术经过顺利。 术后12 h患儿精神萎靡不振,嗜睡,出现叹气样呼吸,呼吸浅、慢,每分钟10次、P 120次/min、SaO2:98%,血气分析诊断为低渗性脱水、低钾血症、混合性碱中毒,立即快速补液纠正离子紊乱,长筒呼吸,6 h后复查血气分析无明显改善,考虑病儿病情危重,给予精氨酸15 ml静脉滴注,同时继续补液,纠正离子紊乱,大量补入氯化钠。病情逐渐好转,呼吸逐渐平稳,节律规整,无叹气样呼吸。24 h后一般状态好转,血气分析趋于正常,胃肠减压480ml、腹腔引流333ml、尿量300ml,继续用精氨酸lO rIll,补10%NaCI 60 ml,10%KCL 23 ml,术后第2天病情进一步好转,血气分析基本正常。但胃肠减压量减少不明显,每日约500—600ml,为白色胃液,患儿腹稍胀,排气不排便。术后第5天拔出腹腔引流管,术后第7天拔出胃管,试进水,病儿仍有不全梗阻表现,给予对症治疗,术后2周病情好转,出院。
讨论:酸碱失衡及离子紊乱是肠梗阻常见的并发症,而表现为低渗性脱水、低钾血症、低钠血症、混合型碱中毒的不多。而多数碱中毒经过离子的校正就可以纠正,而本例PH值高达7.7,这是一个危险值,经离子纠正效果不明显,而用精氨酸来中和是惟一的有效治疗。此例经过两次精氨酸的治疗效果显著。此患儿肠梗阻2 d,呕吐剧烈,在术前我们对此估计不足,没能及时对症处理而使病情加重。这是我们应该吸取的教训。术后患儿出现肠不全梗阻是否与碱中毒有关也值得考虑。 DOI:10.3760/cma.j.issn.1007-631X.2011.06.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