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口腔材料的未来即数字化(系列一)-------数字化下颌角修整术导板和数字微创化骨皮质切开术导板应用1例

黄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

主诉 病史

牙科界向来钟情于新材料,这一口味可追溯到它的早期发展。19世纪40年代,乙醚麻醉剂的问世催生了牙科钻针的广泛应用,不久便有了硅酸盐和银汞合金等充填材料的普及。在20世纪初,Dr. William H. Taggart将珠宝制造业的失蜡法引入冠桥的制作,随即而来的是丙烯酸树脂在活动义齿的应用,酸性聚合物被用于水门汀充填,树脂单体被引入复合树脂充填材料。 近年来CAD/CAM技术发展得如火如荼,其数据来源由最初的封闭性系统((e.g. CEREC®)逐步向开源化发展,现如今可从CT, MRI, 激光扫描,甚至口内扫描,后者成为了口腔多个领域的新宠。近几年发展起来的3D打印技术也是CAD/CAM技术中的一支潜力股,主要包括如下几个分支:光固化立体造型术(SLA),熔融沉积造型术(FDM),激光粉末成型术(SEBM)和喷墨打印技术(Inkjet printing)。口腔材料进一步向全面个性化定制靠近。(以上摘自Dental mat e r ial s 2 8 ( 2 0 1 2 ) 3–12) 3D数字化技术不仅能应用在疾病的诊断,手术式的设计,更能将手术步骤简单化,标准化。今天在这里为大家介绍华西口腔正畸正颌团队研发出的下颌角修整术数字化导板和意大利罗马大学的正畸团队首创的一种骨皮质微创切开术引导导板的应用报道。 (前者已发表在Aesth Plast Surg (2015) 39:117–123;后者发表在Int. J. Oral Maxillofac. Surg. 2015; 44: 830–833)

查体 辅查

下颌角修整术导板制作 第一步:使用患者术前拍摄的CT数据(DICOM数据),构建下颌3D数字化模型,包括了下颌骨,下牙槽神经,面部软组织等。 第二步:软件手术模拟和导板制作 (详见图片介绍) 第三步: 手术应用

诊断 处理

微创骨皮质切开导板 骨皮质切开是正畸治疗中加速牙移动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因为创伤大,风险大,难以被大多数正畸医师以及患者接受。

随访 讨论

但是总觉得这种骨皮质切开导板方法有两点缺陷:1.由于导板的阻挡,伤口灌洗会受影响,而且易造成手术区散热困难,软组织易灼伤;2,除了患者咬合固位后貌似没有其他固位方式,因为术中患者为局麻状态,如果患者的咬合不稳定或者术中有突发事故,也可能造成导板的脱位,产生二次受伤的风险。这些恐怕都是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CAD/CAM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临床工作的进步,看来还是需要以临床实际问题来考虑新技术的应用才是合理的,有意义的。 引用文献DOI: 10.1016/j.dental.2011.10.014 10.1007/s00266-014-0424-1 10.1016/j.ijom.2015.02.020

发布于 15-06-17 21:58

5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