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6岁,因“腹胀5年”入院,患者2010年开始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胀,无规律性,餐后加重,活动后好转,1-2天解一次大便,多为糊状,里急后重,无停止排气排便,无腹痛腹泻,无黑便及粘液便,无反酸嗳气,无吞咽困难,无恶心呕吐,无尿黄、皮肤黄染,无发热心悸,无头痛头晕。2014-03-13肠镜下所见结直肠粘膜光滑,血管纹理清楚,皱襞完整。诊断:结、直肠未见器质性病变。胃镜:浅表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浅溃疡,十二指肠球部霜斑样溃疡、活动期A2,病理报告: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活动性溃疡及坏死,少量腺体轻度异性增生。2014-11-03复查胃镜:浅表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疤痕期S2。现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科。患者起病以来,精神、胃纳可,夜眠多梦,小便正常,大便如上述,体重减轻2KG。
查体:神清,精神可,无贫血貌,全身皮肤未见异常,无蜘蛛痣,无肝掌,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未见皮下出血点、皮疹。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正常,无震颤,心浊音界未及异常,心率76次/分,律齐,心音未及异常,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坦,腹壁软,全腹未及包块,无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肝肾区无叩击痛,Murphy征(-),移动性浊音(-),肠鸣音3-4次/分,双下肢未见水肿。既往无过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否认家族肿瘤病史。妊娠5次,生产2次,流产3次。末次月经2015-05-04。
初步诊断为浅表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疤痕期S2(2014-11-03复查胃镜:浅表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疤痕期S2。);肝血管瘤(2014-11-03B超提示肝右后叶中高回声结节,血管瘤可能);慢性鼻炎(2014-11-04鼻窦CT:副鼻窦未见明显异常。鼻甲及鼻腔粘膜增厚,符合慢性炎症改变);颈椎退行性病变(2014-03-13颈椎MRI提示颈椎退变:骨质增生,髓核变性,颈3-7椎间盘轻度突出);乳腺增生(2014-11-04乳腺钼靶:双乳乳腺组织增生,右乳良性钙化,BI-RADS2)。入院后完善相关各项检查,2015-05-11妇科B超:双乳小叶增生,右乳良性钙化,BI-RADS2级,宫内见节育环回声,位置居中,子宫肌瘤,两侧卵巢未见异常,盆腔未见积液。故诊断:子宫肌瘤;2015-05-18上腹部CT增强提示肝脏异常强化灶,考虑FNH;肝脏多发囊肿;余上腹部未见异常。故诊断:肝脏结节(FNH可能)。 处理:患者上腹部CT增强提示肝脏异常强化灶,考虑FNH,经过我院肝脏专家会诊,建议定期随访。
讨论:FNH于1958年由Edmondson首先命名。目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约占原发性肝脏肿瘤疾病的8%, 来源于肝细胞, 是正常肝组织不正常结构排列而形成的实质性团块, 因血供丰富而易误诊为肝癌, 无恶变倾向. FNH常见于女性, 以20 ~ 50岁居多, 临床上患者多无明显的症状, 偶然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检查时发现, FNH通常为单发, 约20%为多发,少部分患者可出现上腹部疼痛、饱胀、厌食、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症状。FNH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 包括超声检查、CT及磁共振成像检查.。超声下可见FNH病灶主要为低回声或等回声光团. CT对FNH的诊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其CT平扫表现呈等密或低密度, 部分中心伴有更低密度区, 主要由星芒状中心瘢痕组织形成, 肿块边界不清, 边缘偶有浅的分叶, 缺乏特异性; FNH血供丰富, 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实质部分可显著强化, 多呈均匀强化, 当病灶中心存在瘢痕时, 其中心向边缘呈放射状分布的低密度影像为FNH的特征; 门脉期、平衡期病灶密度呈等或高密度, 病灶中心瘢痕组织在动脉期低于强化的肝实质, 瘢痕内或有显示供血动脉, 随时间延迟, 中心瘢痕组织延迟强化. 典型病灶可见中心组织瘢痕, 动脉期呈不均匀强化. 典型的MRI表现为T1加权像呈低或稍低信号、T2加权像呈等或稍高信号, 信号均匀, 中心或可见瘢痕; 动态增强扫描病变动脉期显著增强、门脉期轻度或明显增强、延迟期瘢痕轻度增强. MRI检查对FNH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应用增强多期扫描对明确肝脏FNH的诊断, 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比CT和超声都高。 网状内皮系统吞噬的特异性增强剂超顺磁性氧化铁(SPl0)可进一步提高MRI的诊断率。确诊为FNH,结节直径<5cm且无症状,随访;结节直径>5cm,有症状或结节位于中肝,压迫门静脉、下腔静脉时应积极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