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复发性耐药性卵巢癌

来医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主诉 病史

患者,61岁,卵巢癌四灭术后,检查发现腰大肌占位半月。 患者因“卵巢肿瘤”入院,术前查CAl25268.60U/ml,CAl53283.5lU/ml,排除手术禁忌后于2008.12行肿瘤细胞灭减术(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切除+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清扫术),术中见:腹腔内淡黄色液体约200m1,子宫萎缩,左卵巢肿瘤16×14×14cm,与子宫、膀胱、直肠相粘,表面见肿瘤生长,部分大网膜粘于肿瘤表面。右卵巢肿瘤5×4×4cm,与直肠相粘,表面见肿瘤生长;右侧盆壁、回肠根部表面、大网膜、右侧横膈表面见肿瘤灶,直径0.5~4cm不等。术后病理: (右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中度分化,浸润右输卵管肌层,左右宫旁均见癌累及,大网膜转移或浸润性癌。盆腔各淋巴结未见癌转移。 (左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浸润左输卵管肌层。腹水:未找见肿瘤细胞。手术病理分期:IIIc期。手术经过顺利,术后恢复好,予TP方案化疗(安素泰210mg+奥沙利铂200mg)共Ⅵ程。患者2009.5Ⅵ程化疗结束后,每3个月定期随访,期间无腹痛腹胀,无阴道流血流液,辅助检查均未见异常。2011.12.09患者查肿瘤标志物示:CAl25 38.1U/m1,CAl53 61.’32U/m1,2012.1患者因“卵巢癌术后复发”入院行再次肿瘤细胞灭减术,术中见:腹腔内无积液,子宫双附件已切除,腹膜及肠管表面均光滑,肝脏及横隔表面均光滑;乙状结肠系膜内8×6×5cm囊实性肿块,表面光滑。手术经过顺利,术后恢复好。术后病理: (肠系膜):转移或浸润性腺癌。行TP方案化疗Ⅵ程(多西他赛100mg+奈达铂针100mg),化疗期间无明显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轻。患者Ⅵ程化疗结束后,于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每2—3个月定期随访,期间无发热,无腹痛腹胀,无阴道流血流液,妇检及辅助检查均未见异常。2013.9患者查肿瘤标志物示:CAl25 42.861J/ml,B超示:左侧腹腔囊性肿块(57×54×66mm),边界清晰,透声差。患者于左下腹自行扪及一肿块,无压痛。入院于9.29上午行第三次肿瘤细胞灭减术。术中见:子宫双附件已切除,腹膜及肠管表面均光滑,肝脏及横隔表面均光滑;降结肠侧窝处系膜内6×6×5cm囊性肿块,与肠管致密粘连;肠管与肿块粘连剥离面有2×2cm组织增厚质硬。手术经过顺利。病理提示(腹腔)转移或浸润性腺癌。 (降结肠侧窝处):转移或浸润性腺癌。患者拒绝进一步化疗治疗。患者出院后予胸腺肽免疫治疗5月,每2—3个月定期随访,期间无发热,无腹痛腹胀, 无阴道流血流液,妇检及辅助检查均未见异常。2014.9患者查肿瘤标志物示:CAl25 48.52U/ml,CEA28.60ng/ml,CAl53 69.88U/ml,B超示:左侧腹腔囊实镶嵌的混合性回声(55×37×4lmm),轮廓欠规则,边界尚清。周边见少量短棍样血流信号。患者无腹痛腹胀,无肛门坠胀感,无阴道流血流液。于2014—10一17行第四次肿瘤细胞灭减术(肿瘤切除+部分结肠切除),术中见:腹腔内无积液:肠管与盆壁间疏松粘连;子宫双附件已切除,腹膜及肠管表面均光滑,肝脏及横隔表面均光滑;降结肠中上段及7*6cm囊实性肿块。术后患者拒绝静脉化疗,予DDP腹腔化疗6程。化疗结束后无阴道流血,无腹痛,随访肿瘤指标,CAl25 CAl53 升高,行PET/CT检查,提示左侧腰大肌外侧软组织肿块,考虑肿瘤转移。

查体 辅查

PET/CT:卵巢癌治疗后,左侧腰大肌外侧肿大伴FDG代谢异常,结合病史,考虑为肿瘤 转移所致。右中肺结节,未见FDG代谢异常增高,建议密切随访。余全身(包括脑)PET显像未见FDG代谢异常增高灶。胃炎。椎体退行性改变。

诊断 处理

诊断: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IIIC期II级四灭术后,化疗后复发(腹腔转移) 卵巢癌肿瘤细胞灭减术+经尿道输尿管镜下左输尿管支架置入术 病理: (后腹膜、腹腔):转移或浸润性腺癌。

随访 讨论

复发性耐药性卵巢肿瘤,可评估患者情况,病灶局限,有手术条件,全身情况可耐受手术者,可行再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姑息性手术),术后辅以二线化疗药物,以达到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

发布于 15-05-29 23:16

5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