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诉:发现乙肝标志物阳性30年,肝区不适、乏力5年,发现肝占位病变3月。 病史:现病史:患者30年前体检时发现乙肝标志物阳性,未治疗,5年来间断肝区不适,乏力,3月前因右下腹疼痛,于沈阳市中心医院就诊,行彩超检查发现肝占位病变,以"肝硬化,肝占位病变"为诊断收入院住院治疗,行保肝治疗,未见明显好转而诊治转入我院,诊断"乙肝肝硬化,原发性肝癌",保肝、抗肿瘤治疗,口服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行介入治疗一次。本次为再次介入治疗而来我院。
查体:体温36.3℃,脉搏7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0/70mmHg,神志清晰,肝病面容,皮肤粘膜颜色正常,无肝掌及蜘蛛痣,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微膨隆,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软,无压痛,无反跳痛,无腹部包块,肝脾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4次/分,无下肢水肿,扑翼样震颤阴性。 辅助检查:辅助检查肝平扫+增强CT(沈阳市中心医院20141204):1、肝右叶占位病变,Ca可能性大。2、肝硬化、脾大、腹腔积液。3、食管-胃底静脉、门静脉曲张。 化验:血细胞分析(五分类):肝功酶谱:*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33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43 U/L、碱性磷酸酶 93 U/L、T-谷氨酰转肽酶 27 U/L、胆碱酯酶 2138 U/L↓、*总蛋白 57.1 g/L↓、*白蛋白 22.5 g/L↓、*总胆红素 19.2 umol/L、结合胆红素 0.0 umol/L、非结合胆红素 17.0 umol/L、δ胆红素 2.2 umol/L,凝血五项:凝血酶原时间 13.9 秒,糖类抗原CA-125测定:CA125II 134.70 U/mL,甲胎蛋白测定:甲胎蛋白 174.00 ng/mL,癌胚抗原测定:癌胚抗原 0.76 ng/mL。
依据病史、查体、辅助检查,该患诊断为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活动性,原发性肝癌,诊断依据如下:1、发现乙肝标志物阳性30年,肝区不适、乏力5年。2、查体:肝病面容,腹微膨隆。3、化验乙肝标志物阳性,HBVDNA阴性,血清转氨酶增高,甲胎蛋白明显增高,白蛋白明显低于正常。彩超及CT提示肝硬化,腹水,肝内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丙肝抗体阴性可除外丙肝肝硬化。患者经口服抗病毒药物HBVDNA已转为阴性,当乙肝e抗原仍为阳性,需继续口服抗病毒药物观察乙肝标志物变化。经介入治疗一次,肝内病灶大部栓塞良好,甲胎蛋白明显下降,治疗有效,肝内仍存在可疑病灶,需再次栓塞治疗。 手术经过:患者平卧位,术区皮肤消毒,铺手术巾,2%利多卡因局麻后,Seldinger法穿刺右股动脉,入血管鞘,超滑导丝引导5F RH管肠系膜上动脉造影,见肝右叶下段原栓塞病灶近肝外缘侧,数处小结节样肿瘤染色。微导管超选瘤荷血管,注入三氧化二砷碘油混悬液4毫升,凝胶海绵颗粒1/5支,复查造影未在见肿瘤染色,拔出导管和血管鞘,穿刺处压迫止血,加压包扎。术毕。
术后1天患者自觉肝区疼痛,予曲马多止痛治疗,术后5天,患者自觉无不适,饮食睡眠良好,24小时尿量约2500毫升,大便正常,夜睡眠可。查体:体温36.3℃,脉搏7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0/70mmHg,神志清晰,肝病面容,皮肤粘膜颜色正常,无肝掌及蜘蛛痣,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微膨隆,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软,无压痛,无反跳痛,无腹部包块,肝脾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4次/分,无下肢水肿,扑翼样震颤阴性。术后五天,复查甲胎蛋白:74.00 ng/mL,提示该次治疗成功有效,恢复良好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