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与高血压均为常见疾病,二者关系密切。糖尿病病人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增高,约为非糖尿病人群的2倍,并随年龄增长、体重增加及病程延长而上升,女性高于男性。国外有关资料显示,糖尿病病人中高血压患病率为40%~80%;我国的报道低于国外,为28.4%~48.1%。此外,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压发生早,其患病率高峰较非糖尿病人群提前10年。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这两种疾病的关系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二者相互影响的机制有了较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新的治疗方案。
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病人中,所有抗高血压药物降低血压的疗效相同,然而,对大多数的病人而言,一种药物不足以将血压降到理想水平,联合用药既可增加疗效又可减少不良反应,下面小编就将常用的几类降压药物对糖尿病患者的优缺点分析一下。
利尿剂
小剂量的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通过利尿作用保持肾功能,及吴明显低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可作用于伴有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但该类药物可升高胆固醇,三酰甘油及尿酸,引起低钾,故不宜首选,常与其他降糖药物配合应用可达到理想的降压目的,对防止糖尿病的严重合并症有好处。
β受体阻滞剂
如普萘洛尔,阿替洛尔,长期使用对糖代谢产生不利影响,可掩盖低血糖时的心慌,出汗等症状,还可使三酰甘油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下降,有支气管哮喘,呼吸道阻塞性疾病禁用,故不适合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使用。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如硝苯地平,尼群地平,氨氯地平等,由于他们并不影响胰岛素的敏感性及血脂水平,降压作用较强,因而在糖尿病高血压时常用此类药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如卡托普利贝那普利(洛丁新)等由于这类药物不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也不引起血脂的变化,而且还可以防止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减少蛋白尿,因此可作为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高血压的首选用药,但肾功能不全者慎用,一般不与保钾利尿剂同用,由于这类药物会引起干咳,所以临床应用会收到一定限制。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如科索亚,其作用效果与ACEI相同,不良反应较少,不引起干咳,临床已作为2型糖尿病与高血压及糖尿病肾病的一线用药。
α肾上腺素阻滞剂
哌唑嗪等除有降压作用外,可能还有降血脂作用,很适合于伴有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但这类药物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及一过性昏厥,老年患者在应用时需小心。
总之,目前公认糖尿病高血压病人应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这两类药物不仅能降低血压,还有减少尿蛋白、肾功能、逆转肾损害的作用,但由于糖尿病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往往很难用一种降压药物控制使之达到理想水平,因而可考虑联合应用拮抗剂、小剂量利尿剂和α1受体阻滞剂。
最后小编再次提醒大家要经常监测血糖和血压,有资料统计,相当多的患者在服用降压药期间,但血压并未控制在理想状态,所以在用药方面要在医生的医嘱下遵医嘱服用,因为每位患者的病情不同,用药也会存在差异的。
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