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理作用 本品为多多肽类激素子宫收缩药。
(1)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模拟正常分娩的子宫收缩作用,导致子宫颈扩张,子宫对缩宫素的反应在妊娠过程中逐渐增加,足月时达高峰。
(2)刺激乳腺的平滑肌收缩,有助于乳汁自乳房排出,但并不增加乳腺的乳汁分泌量。
(3)缩宫素半衰期为1-6分钟。
2、适应证适用于引产、催产、产后及流产后因宫缩无力或缩复不良而引起的子宫出血。了解胎盘储备功能(催产素激惹试验)。
3、禁忌证:骨盆过窄、产道受阻、明显头盆不称及胎位异常、有剖宫产史、子宫肌瘤剔除术史者及脐带先露或脱垂、前置胎盘、胎儿窘迫、宫缩过强、子宫收缩乏力长期用药无效,产前出血(包括胎盘早剥)、多胎妊娠、子宫过大(包括羊水过多)、严重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4、用法与用量
(1)引产或催产:静脉滴注,一次2.5-5U,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每1ml中含有0.01U。静滴开始时每分钟不超过0.001~0.002U,每15-30分钟增加0.001~0.002U,至
达到宫缩与正常分娩期相似,最快每分钟不超过0.02U,通常为每分钟0.002-0.005U。
1)静脉滴注缩宫素应从小剂量开始循序增量,起始剂量为2.5U缩宫素溶于0.9%生理盐水500ml中即0.5%缩宫素浓度,以20滴/ml计算相当于每滴葡萄糖液中含缩宫
素0.25mU。
2)静脉配制方法:应先用0.9%生理盐水500ml行静脉滴注,按8滴/分调好滴速,然后输液瓶中加入2.5U缩宫素,将液体摇匀后继续滴速;
3)从8滴/分即0.002U开始,每15~30分钟根据宫缩强弱进行调整,每次增加4~8滴/分即0.001-0.002U/min,最大静脉输液滴数不得超过40滴/分即0.01U/min,维持宫缩时宫腔压力达50-60mmHg,宫缩间隔2-3分钟,持续40~60秒。
4)如达到最大滴数仍不出现较强宫缩时可增加缩宫素浓度。增加溶度的方法为5U缩宫素加A0.9%的生理盐水中500m1即成1%缩宫素浓度,先将滴数减半,再根据宫缩情况调整,最大滴数不得超过40滴/分即0.02U/min
(2)控制产后出血:每分钟静滴0.02-0.04U,胎盘排出后可肌内注射5-10U。
5、注意事项
(1)静脉滴注时需使用滴速调节器控制用量,建议使用微泵输液代替普通输液。
(2)静滴过程中要有专人护理,每30分钟观察宫缩强度、频率、持续时间、胎心变化,必要时行胎心监护,破膜后观察羊水性状。
(3)警惕过敏反应
(4)若10分钟之内宫缩≥5次、宫缩持续1分钟以上或胎心率异常,应立即停止静滴缩宫素。外源性缩宫素在母体血中的半衰期为1-6分钟,故停药后能迅速好转。
(5)若出现宫缩过强、过频、过度刺激综合征、胎儿窘迫及梗阻性分娩、先兆子宫破裂时等,立即停药后嘱左侧卧位、吸氧、静脉给予宫缩抑制剂,如25%硫酸镁20ml加入0.9%生理盐水20ml缓慢静脉推注(不少于5分钟)。
(6)破膜后且至少给予缩宫素滴注12-18小时,方可诊断引产失败。由于缩宫素有抗利尿作用,水的重吸收增加,可出现少尿,警惕水中毒,注意出入液量的平衡。
(7)出现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产程无明显进展。宫口扩张≥3m、无头盆不称者,需用缩宫素时,首先行人工破膜,破膜后观察1小时宫缩仍不理想可使用缩宫素。
(8)若为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严禁应用缩宫素。
(9)缩宫素引产和加强宫缩的成功率与宫颈成熟度、孕周、胎儿先露高低有关,使用前需综合评估,不能在不明确产程阶段时用于引产。
(10)监测血压与脉搏,若发现血压升高,应减慢滴注速度。
(11)预防性应用缩宫素可显著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胎儿前肩娩出时,可静脉推注缩宫素10U,但不宜快速静推。并同时给予缩宫素10-20U加入500-100ml晶体中静脉滴注,常规速度250ml/h
(12)下列情况应慎用:心脏病、临界性头盆不称、曾有宫腔内感染史、宫颈曾经手术治疗、宫颈癌、早产、胎头未衔接、孕妇年龄已超过35岁者,用药时应警惕胎儿异常及子宫破裂的可能。
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