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华西医院原院长石应康坠亡 网上有人匿名抛出11条评价

李医师   上海市长宁区同仁医院
前言: 1、本文素材来源澎湃新闻和知乎(魏则西事件最初也是从这里引爆的)  2、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之用。3、在中国,尤其是在医疗这个封闭的体系内想做点事情真难啊 4、逝者已逝,愿走好。 新闻背景—— 华西医院前院长坠亡 执掌医院20年自评95分 曾执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年的石应康5月11日辞世,年仅65岁,距离其从该院院长任上退休也不过三年时间。    5月12日,警方向澎湃新闻证实,石应康系11日中午12点多,从某小区20楼寓所坠楼身亡。    事发地的汪家拐派出所一位民警告诉记者,民警赶到现场后石已无生命迹象,随后遗体被120急救车运走。    石应康的坠楼原因暂不明。其女儿石运莹在微信朋友圈称,“他心凉了,厌了,所以想走了”。石运莹现为华西医院肾脏内科副教授。    一位知情人士向澎湃新闻证实,近期确实对华西医院进行审计,但目前审计结果并未出来,此外,巡视组也在巡视中,至于石的坠亡与审计、巡视是否有关,不好推论。    作为华西医院历史上任期最长的院长,石应康在任期间,力推“医药分家”、花重金筹建肿瘤生物治疗中心、倡导公立医院院长成为职业经理人。石去世的消息一出,其同事和学生纷纷表示震惊,深感惋惜,认为石的付出成就了今日的华西医院。    5月11日晚,华西医院官网已挂出悼念石应康的文章。澎湃新闻获悉,华西医院工作人员已收到通知,石应康曾经办公的水塔楼将从今日(5月12日)开放,供同事和友人来凭吊。5月15日,将在成都东郊南灵殡仪馆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如何评价华西医院原院长石应康? 匿名网友—— 逝者已逝,愿走好。 因为知道得太多了,还是匿名吧。 1、石院长对华西医院影响力非常大,对很多华西人来说,石应康几乎就是神。 2、石院长个人行事非常果断,强硬。但果断和强硬也就意味着会得罪不少人,其中不少是卫生部的高层。 3、华西医院的全称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受四川大学管辖。但同时华西医院又是部级医院,受卫生部直接管辖。所以,四川大学几乎管不到华西医院,至于说想不想管,华西医院日现金流水亿元走,你说想不想管。在2005年左右,四川大学曾有意撤换华西医院院长,赶走石应康,因为种种原因失败告终。 4、华西医院作为国内第二大综合医院(第一名协和),日流水亿元起步,上到政要下到屁民,各种公司各总协会,盯着的人多了去了。石院长在院长宝座上坐了整整二十年,你猜猜盯着这个位置的有多少?05年四川大学撤换院长只是一个小插曲而已,20年的明争暗斗,石院长可不是单单纯纯的靠医术就能坐得过来的。 5、石院长的女儿在肾内科,肾内科的原主任付因为两个副院长打架现在被发配到某华西下属附院去了,从此和华西主院绝缘。至于说石院长是否参与这次群殴,我不确定,不乱说。 6、华西医院曾经历过一段时将双银行基本户的时间,大概是10-11年,持续了一年。最终基本户由工商银行改为建设银行。对外宣称的原因是工行服务态度不好,华西医院需要早上7点去取钱,工行不开门。但实质上,有银行的人过来给我说说最好,如果华西这种级别的客户要七点开门,你开么?。换基本户的拉锯战前前后后持续了三年(双基本户一年,还有各种准备期间和收拾烂摊子),光是打给卫生部的报告就有十多份。四川大学有参与这个事情。石院长是否涉及其中,我不确定。 7、石院长离任在13年1月,离任审计在14年5月才开始,审计通知书由四川大学发出的。为什么这么久才开始?因为根本进不了场。事务所的人从5月来了一直到8月才看到石院长本人,才看到离任述职报告。有事务所的人来说下比较好,这是正常的审计流程么? 8、会计师事务所在离任审计的时候曾经捅出来一个大漏洞,涉及金额百亿,反正是够下辈子在牢里过的事情了。后来这事情不了了之,据说是事务所这边收到了注协、省审计署等各方的说情、威胁电话,这事情最后没上审计报告。这个事情到底涉及到了多少人,估计没人敢挖下去。 9、大概是在离任审计最后收尾的时候,事务所和石院长等人沟通审计报告的事情,听到石院长当场骂了一句:你们是故意要害我!摔门走人。 听说是沟通的时候,川大审计处的人现场给出了一封举报信,让事务所的人再查查。据说事务所的人也在骂娘,操了川大的祖宗了。 10、举报信的内容,据说涉及到某政要,是石院长这生做出的唯一一次错误决策。 11、华西这种体量,只要身在其中,很难说是干净的。前述付被发配边疆的直接原因是两个副院长打架,但他自己也有小辫子。至于到了石院长这级别,别指望干干净净的。 借用石运莹的一句话,制度的悲哀而已,身在这个位置,很多事情确实是身不由己。 如果非要评价石院长的功过的话。无论是对华西、对医疗体系等等,石院长都是功大于过。但有的时候,一个过就足以要命。 石院长能否保住晚节,看命吧。 石院长很强势,但也因此得罪过不少人,有卫生部的,也有川大的,也有医院的。 石运莹说:“他心凉了,厌了,想走了。”、“勤勤恳恳为华西奉献20年,换来的是这样的结局,不得不说是社会的悲哀,制度的悲哀。” 其实说到底,落差而已。 石院长一生得罪过不少人,再加上他强硬的作风,估计以前的同事还来看他的很少。 华西医院作为第二大医院,石院长做了整整20年院长,而今又离职三年。如果说有人想要在医疗体系上撕开一个口子,这是最佳选择。命吧。 同时加上现在医疗体系现状,风雨欲来,大家都在明哲保身,恐怕再来关照石院长的人更少。 而以石院长的作风,这种方式告别他也真的做得出来,倒不是非得为了保护谁。 只愿这场风波过后,他不至于被鞭尸。 愿逝者安息+1 雷镭网友—— 一代传奇的悲怆落幕,除了扼腕叹息,还一定会伴随很多流言和非议,也一定不乏落井下石的小人。我们很难知道确切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只是从他家人的字里行间中能读出太多无奈。或许作为创造历史的人,距离政治的漩涡越近,离全身而退就越远。 作为医学界的小辈,我们应该记住这些看得见的事实,相信历史总会给出一个公正的评价: 石应康从1993年起担任华西医院院长,至2013年卸任,掌舵的20年,华西从一个岌岌可危的中上游老牌医院,发展到如今全国顶尖,综合第二,科技影响力第一。四川作为一个不发达的西部省份,却拥有了水平与北京上海相当的医疗资源。 他是一名大刀阔斧的改革者,一改公立医院的陈腐气息,让大型医院像企业一样运作。整合资源,打破学科壁垒,率先实现医疗分家,在人事和分配制度上大胆创新,创设大量的机制鼓励前沿学科、新技术的发展,鼓励科研向临床的快速转化…… 更重要的是,他把这些经验总结和推广,倡导公立医院院长成为「职业经理人」,让医院管理专业化、学科化,堪称中国医院管理的「教父」。 退休后的石应康院长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立即投身到了更宏大的事业中去。他创立了技术转移中心,整合资源促进医学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应用。他还迅速接纳了互联网思维,创建了互联网医疗公司,提出利用互联网技术走入医疗的核心区域,结合大医院和基层各自的特点解决中国分级诊疗的难题。 我有幸在石应康院长功成名就之后听过他的一些讲话,有过简短的聊天。他在台上台下都具有睿智儒雅的领导者气质,从来都是务实干练,一针见血,从来没有那些圆滑政客脱口而出的场面话。我因为家里的关系,也见过不少医疗界的管理者,而唯独石院长能深刻理解中国医疗的弊病,且洞悉人性,精于管理,是中国医学界独树一帜的奇才。 今天,他的陨落,不但是一家医院的损失,更是中国的损失。石院长的离去,不仅是一位医学家的去世——他更是一位医院管理学家,他让医院院长成为了一个职业,如果石院长还能笑傲江湖三十年,中国的医院或许能有一个完全不同于今日的面貌。 这是我心中的石院长,一位良医,一位良相。 「锦官城外柏森森。」 ……

发布于 16-05-13 14:36

19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