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西医院原院长石应康去世》
根据《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 》消息,5月11 日下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原院长石应康去世,享年 65 岁。
据公开资料显示, 石应康祖籍福建, 硕士研究生学历, 教授, 博士生导师,1977 年毕业于四川医学院医学系;1993 年底至 2013 年 1 月, 先后担任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院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医学研究方向为心脏瓣膜外科、大血管外科、冠状动脉外科等方面。曾获得国家卫生部、人事部「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
小编点评:石院长一路走好!
二、《乡镇卫生院,也要实施年薪制!》
2016年甘肃对基层医改又有了很多突破,其中包括合理解决乡医养老问题、提高乡镇医院绩效工资比、鼓励乡镇卫生院年薪制等特色。 5月3日甘肃省卫计委下发《关于印发2016年全省基层卫生工作要点的通知》,具体如下:
1、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2、巩固完善基层运行新机制,在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的基础上,将超收部分主要用于工作人员奖励。 落实乡镇卫生院院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分配自主权,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合理拉开收入差距,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3、加强基层卫生服务内涵建设;
4、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制度建设,做实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大对村医的支持力度,使村医承担不低于48%的任务,考核后按任务完成情况拨付相应资金;
5、全面开展签约服务工作;
6、加大基层卫生政策宣传力度;
7、加强对基层的指导和考核工作。
小编点评:好大的一块饼,希望乡镇医务人员都可以拿到!
三、《重庆伤医3嫌犯被刑拘 卫计委督促地方严惩》
新京报讯 (记者李丹丹) 针对近期我国多地发生的暴力伤医事件,国家卫生计生委昨日晚间表示对暴力伤医“零容忍”,并督促地方严惩暴力伤医案。
2016年5月10日,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医院、江西省人民医院发生暴力伤医事件。
国家卫计委表示,事件发生后,国家卫计委协同公安部第一时间对两起案件进行督办,责成地方依法严惩违法犯罪分子,及时向社会公布事件处理情况,切实维护医务人员合法权益。
目前,犯罪嫌疑人均被当地公安机关抓获,正在按法定程序处理。同时,国家卫计委要求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全力救治受伤医务人员,并转达我委的关心和慰问。国家卫计委将会同公安部等部门,坚决打击涉医违法犯罪,对暴力伤医“零容忍”,对每一起案件一盯到底,不放过任何一个伤医、扰序等违法犯罪分子。
国家卫计委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为患者建立良好有序的就医环境,为医务人员营造安全稳定的执业环境,构建医患携手、共同战胜疾病的医患关系。
小编点评:有意识但没具体措施都是扯蛋……
四、《消失的低价救命药:小品种不赚钱 要么停产要么涨价》
虽然政府有基本药物储备制度,对一些药物生产进行补贴,但常常是一种药严重短缺,各医疗机构反应强烈,政府部门才出面组织生产,接到行政命令的厂家硬着头皮做一批交差,过后短缺依然如故。
一项对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沈阳、杭州、广州、西安、呼和浩特、西宁、乌鲁木齐、保定12个城市42家三甲医院临床用药情况的调查显示,低价药短缺高达342种,有211种供货缺口,其中10元以下的130种,占38%,有131种长期断货。
我国的低价药品短缺已并非偶然事件。辽宁省大连市主任医师王宗圣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有些低价药消失后可以替代,但药价飙升;有些低价药消失后不能替代,直接导致救命药告急。
常用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针剂、四环素、氯霉素眼药水、金霉素眼膏等,多被高价药所取代。
而救命药包括治疗白血病和肾病综合征的环磷酰胺,防止术后出血的鱼精蛋白,治疗甲型血友病的人凝血因子Ⅷ,治疗毒蛇咬伤的抗蛇毒血清,特别是急救药西地兰、间羟胺、肾上腺素等也经常断药。
小编点评:药改的弊端!
五、《上海卫计委:查处明珠医院违规,将建官方医疗信息查询平台》
近日,有媒体接到上海市民投诉称,位于浦东新区上南路3300号的上海明珠医院耳聋诊疗中心,号称能够通过穴位埋植这一所谓国际先进技术来治愈“神经性耳聋”,但经过一个月治疗,患者反而耳鸣更为严重。随后,记者以患者身份暗访这家医院,花费近万元却发现用于穴位埋植治疗的所谓国际先进技术的“生物蛋白”,竟是普通的外科缝线。
随后,当记者联系到该院院长时,对方竟然坦然承认医院为吸引患者、故意扩大宣传治疗效果,而对于这一所谓的国际先进技术的收费,该名院长也表示“较物价部门备案价格高出许多”。
5月10日,上海市卫生计生委表示,对媒体报道的上海明珠医院涉嫌违规问题,已要求浦东新区卫计委会同区物价管理等部门依法予以查处。同时明确下一步将加强医疗机构监管,并表示要着手建立本市官方的医疗服务信息便民查询展示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准确、方便、多维度的医疗服务信息查询服务。
小编点评:实事求是离群众太远了……
六、《上海市儿童医院联合16家二三级医院成立儿科医疗联合体》
5月10日从上海市儿童医院获悉,“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科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儿联体”)于当天正式成立,以上海市儿童医院为核心,联合静安区、普陀区、嘉定区、长宁区四区卫生计生委,携手所辖16家区属二三级医疗机构组建而成,是上海市首个多区协作、统筹运行的儿科医疗联合体。
上海市儿童医院院长于广军表示,为积极支援社区郊区基层儿科医疗服务,医院于2012年11月建立了沪上首家儿科联合团队——上海儿童医院普陀儿科联合团队,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于2014年6月和9月建立了嘉定儿科联合团队和静安儿科联合团队。
新成立的儿童医院将以人员培训为基础,设立专项资金,开展基层一线儿科医护人员培训,着力提升基层儿科能力;以示范化门诊和人员双向流动为抓手,推进儿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服务同质化;以危重新生儿转运、儿童重症急救为重点,畅通急救绿色通道;以新生儿疾病筛查、高危儿发育随访干预、儿童意外伤害防范、多动症、脊柱侧弯筛查等项目为依托,推进儿童区域公共卫生服务。还将探索联合体内区域医疗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平台,共同推进互联网儿童健康服务。
小编点评:强强联合,资源最大化!
七、《“右肾缺失”事件官方出结论:术后肾在但移位变形》
安徽宿州男子刘永伟2015年6月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做了胸腔手术,数月后在山东省立医院等多家医院检查后,均被告知“右肾缺失”。江苏省徐州市卫计委调查组10日晚间发布“关于刘永伟手术后‘右肾缺失’的调查报告”,综合第三方检查结果和专家组意见,调查组认为:刘永伟术后右肾存在,目前呈现为外伤性移位、变形、萎缩。
小编点评:医院、医生都被冤枉了!
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