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
患者男,16岁。因反复中上腹隐痛半年于2008年6月5日入院。入院前半年患者无明显诱因自觉中上腹隐痛,无恶心、呕吐,无食欲变化、排便习惯改变,无发热,无肩背部放射痛,故未予重视。自觉疼痛及胸闷症状加重,外院行B超检查发现脾肾隐窝低回声,大小约5.5cm×5.0cm;MRI检查:畸胎瘤可能。
来我院就诊时体格检查无阳性体征。CT检查发现左侧肾上腺区有一类圆形囊性占位病灶,直径约5.5cm,为水样密度,囊壁薄,增强后轻度强化,与周围组织分界尚清,病灶略向下推移脾动、静脉,考虑囊肿 。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均正常。 剖腹探查术中发现胃大弯侧后壁有一大小约5.5cm×5.4cm的囊肿,其表面胃浆膜层完整延续,颜色未见特殊改变,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沿囊肿基底部剖开胃浆膜层,可见囊肿位于浆膜与肌层间 。
遂行完整切除,切除物为一完整、独立、密闭的囊肿。残余浆肌层间断缝合后再行加强浆肌层包埋缝合 。切开囊肿标本发现腔内为棕黄色黏稠样液体,外观血样、不透明、有凝块。 穿刺液体检查结果:胆汁酸41mmol/L,CA125 414u/ml,CA724 53μg/L,CEA 127μg/L,AFP 15μg/L,CA50值在正常范围。 术后病理检查:囊性病变,与正常胃腔不通,囊内黏膜尚光滑。光镜下发现囊壁一侧附胃体的腺体及平滑肌组织,囊壁内衬柱状上皮,皮下为肌层。病理检查:重复胃(先天性胃发育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