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腹膜后囊性占位

陈医师   重庆市中医院
腹膜后占位性病变

主诉 病史

患者男,27岁。体检发现腹膜后囊性占位,疑似输尿管囊肿,为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复诊。 

查体 辅查

体检:患者精神状态可,无腰腹部疼痛,无放射痛,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肉眼血尿。血压:130/80mmHg,体温:36.5℃,呼吸:18次/min。

诊断 处理

超声发现腹膜后脊柱右侧旁见一长柱状囊性无回声区,后方回声明显增强,其下端呈多囊样改变,病灶上缘贴近肝右叶脏面,下缘终止于前列腺内,边界清,囊壁菲薄、光整,张力饱满,部分囊壁见条片状强回声,后伴声影,病变未与右侧肾盂、肾盏相通,右肾呈受压改变,下端与膀胱无开口,膀胱局部受压。诊断:腹膜后囊性包块。 因肿块范围较广,遂转入上级医院治疗。 上级医院CT示:右肾后内侧见一巨大囊状低密度影,长径约222.2mm,增强后未见强化,右肾受压向外前方移位,右侧肾盂肾盏略扩张积水,右侧中下腹见多发囊状低密度影,部分边缘见条状钙化,增强后未见强化。 CTU显示右侧肾盂、肾盏及输尿管可见,局部受压。诊断:腹膜后囊性占位,囊性淋巴管瘤可能。MRI示:右侧腹膜后及盆腔内见管柱状囊样异常信号影占据,右侧腹膜后最大囊状影上下径约246.89mm,最大左右径约96.04mm,其它管状影呈盘状扭曲分别,相互有连续,右肾受压向外前方移位,右侧肾盂肾盏略扩张积水,右侧输尿管存在,中段受压改变。膀胱充盈可,边缘光整,右侧后壁受压前移。 MRU显示病变全貌,成巨大柱状,下端多囊样改变,右侧肾盂、肾盏及输尿管可见。术中打开侧腹膜,将结肠推向内侧,显露腹膜后间隙,见肿块包膜完整,与右肾相连,上缘位于右膈顶下,向下延伸至直肠前端、膀胱右侧,沿肿块包膜将肿块完整分离,标本送病理检查。 病理示:腹膜后囊状组织,囊壁菲薄,囊壁纤维组织增生,内衬柱状或扁平状上皮,单层或假复层细胞温和,诊断为后腹膜苗勒氏囊肿。

发布于 20-03-13 18:04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