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
患者,男,35岁。因乏力1个半月,伴畏寒、发热半个月,于2008年5月16日入院。患者长期有乏力、畏寒、肢冷、体重较前减轻,并有低热。
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无殊,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无殊。予抗感染治疗等,体温仍未下降,波动≥38℃,一般于傍晚起上升,最高可达39℃。血压正常,97~115/54~67mmHg。腹部B超检查:患者有双侧肾上腺实质性占位(左侧约8.1cm×5.2cm,右侧约8.0cm×4.2cm)。
:2008年5月5日:三碘甲腺原氨酸(TT3):1.65ng/ml(0.79~1.49ng/ml),促甲状腺激素(TSH):0.031μIU/ml (0.49~4.67μIU/ml) 2008年5月11日:TSH:0.012μIU/ml(0.49~4.67μIU/ml)。诊断:双肾上腺占位,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垂体功能减退。行骨穿及结核抗体等其他实验室检查,认为患者发热系由免疫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引起,建议必要时可行肾上腺肿块穿刺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经患者要求,转外院行穿刺诊断治疗。随访得知,穿刺病理检查结果示:非霍奇金淋巴瘤,诊为:原发性肾上腺非霍奇金淋巴瘤,予强的松等替代治疗,并行化疗,2个疗程后复查,瘤体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