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20岁 。 【主诉】 发作心悸、气短 【现病史】 8年前,无诱因反复发作心悸,伴胸闷,并逐渐出现气短,每次持续10min至数小时不等,发作逐渐频繁,严重时伴有夜间呼吸困难,不能平卧。7年前于外院就诊,查心电图示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心室率103次/min;心脏彩超示全心普大,室壁运动减弱,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未测。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全心功能衰竭、心功能3级。应用地高辛等药物治疗,好转出院。上述症状反复发作,每周发作2-3次,不伴胸痛及晕厥。每年约2-3次因呼吸困难加重住院,长期口服地高辛、美托洛尔、呋塞米、螺内酯等药物。4年前于外院检查心电图示心房颤动(房颤),口服胺碘酮(200mg,3次/d),不能维持窦性心律,但心室率(50-85次/min)较前明显下降,气短等症状一度减轻。
【查体】 体温36.6℃,脉搏90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20/80mmHg.发育正常,神志清楚,无贫血貌,颈静脉无怒张,甲状腺无肿大,双肺底水泡音,心脏向左下扩大,心率110次/min,房颤律,心尖部可闻及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肝脾无肿大,双下肢不肿。
【入院诊断】 心律失常,房速、房颤;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心肌致密化不全?心律失常性心肌病? 【入院后治疗】 应用参芍胶囊治疗心悸气短、培哚普利、美托洛尔、呋塞米等药物治疗,患者心悸、气短略有好转。在除外手术禁忌证,征得患者同意后,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在CARTO指导下行双侧环肺静脉线性消融直至肺静脉电位全部消失,肺静脉完全电隔离。并同时进行了上腔静脉的电隔离。消融结束后,房颤仍未终止,遂给予伊布利特1mg静脉注射,房颤终止。但窦性心律仅维持很短时间,其后迅速转变为房速。房速图形与前形态一致,持续而稳定,应用CARTO行激动标测,提示右心耳起源的局灶房速。行右心耳造影,结果显示心耳呈蜂窝状,反复尝试右心耳内消融,但因导管走行、操作困难,始终无满意靶点,房速未能终止,最终放弃心内膜消融。术后房速发作频繁,应用美托洛尔、地尔硫卓治疗,心室率仍较快(100-150次/min),心悸、气短明显。术后Holter可记录到房颤,但心室率慢,患者无明显不适。在房颤持续时应用伊布利特能够终止房颤,但均不能长时间维持窦性心律,迅速转变为房速,心电图形态与之前房速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