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1岁 因“肝硬化病史3年,腹胀、双下肢水肿1个月,加重伴目黄、尿黄15d”,于2015年12月30日急诊入本院。 患者3年前因呕血、黑便于当地医院诊断为酒精性肝硬化,保肝、对症治疗后好转。1个月前患者出现腹胀、双下肢水肿就诊于当地医院门诊,给予利尿治疗后症状较前略有好转,未进一步系统诊治。15d前患者上述症状加重伴有目黄、尿黄,就诊于当地医院行相关检查提示肝衰竭,前往北京某医院给予血浆置换、保肝、对症支持治疗后,肝功能检查提示TBil进行性增高,患者及其家属为求肝移植转入本院。
血液生化指标:外科综合均为阴性,肝炎病原学、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均为阴性。肝功能:AST74.2U/L,ALT51.4U/L,GGT42.1U/L,ALP51.7U/L,TBil536.0μmol/L,DBil293.0μmol/L,IBil243.0μmol/L,总蛋白60.0g/L,白蛋白31.2g/L,白球比1.08,总胆汁酸160.0μmol/L。凝血常规:凝血酶时间35.1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108.1s,凝血酶原时间55.8s,国际标准化比值测不出,凝血酶原时间比值测不出,凝血酶原活动度测不出,纤维蛋白原0.30g/L。血常规:红细胞计数2.03×1012/L,血红蛋白68g/L,血小板计数45×109/L。生化检查:肌酐(急)50.1μmol/L。尿常规:尿胆红素阳性(+++),尿潜血阳性(++),尿红细胞计数85.30/μL,尿红细胞15.4个每高倍视野,细菌计数2673/μL,细菌481.1个每高倍视野。双侧下肢静脉彩超:右侧股静脉导管声像。双侧上肢静脉彩超:左上肢浅静脉、腋静脉、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内导管声像。肝胆脾多排CT平扫+三期增强(图1):(1)肝硬化,腹水,脾大;门静脉高压伴侧支循环开放,并与左肾静脉沟通;肝脏密度不均,建议随访;(2)肝多发囊肿;(3)肝内胆管扩张,考虑增宽的门静脉压迫肝门区胆管所致(PD);胆总管末端囊状扩张,胆总管囊肿(Ⅲ型)可能,必要时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4)胆囊炎;胆囊多发结石;(5)脾多发钙化灶;(6)双肾多发囊肿。
患者入院后第5天获得肝源,顺利进行肝移植受体手术(含全肝切除术),未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等待肝移植过程中在积极内科保守治疗的基础上行人工肝支持治疗,过程顺利,术后大体标本及病理见图2~3。肝移植术后第1天患者凝血功能恢复良好,其后间断复查凝血功能趋于正常。术后第3天肝功能检查提示胆红素升高,考虑存在排斥反应,给予他克莫司口服后胆红素呈下降趋势,口服该药物后第4天肝功能再次异常,给予激素冲击治疗后肝功能逐步恢复正常,将激素减量最终改为口服。术后第6天患者出现发热症状,辅助检查提示真菌D葡聚糖升高,痰培养中发现酵母菌,给予米卡芬净抗真菌治疗后未再发热。术后第21天患者恢复良好出院,目前处于移植术后随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