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资料】 男性,35岁 【主诉】 头痛、头晕3年。 【现病史】 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头晕,双侧额、颞部疼痛;光刺激时头痛加重,减弱光照时头痛可缓解,遂平时带上平光眼镜遮挡,休息后可缓解,头痛不影响日常活动,平素睡眠欠佳,无心悸、胸闷,无饮水呛咳,无视物模糊、视力下降,无眩晕,无四肢乏力,无麻木等感觉异常。 【既往史】 有高血压病史3年,平时有服药(卡托普利片1片),血压控制较理想;颈椎病史3年;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冠心病史、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手术史、外伤史、输血史,否认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查体】 T:36.6℃,P:67次/分,R:18次/分,BP:145/98mmhg。神清,构音清晰,时间、地点、人物定向力正常及远、近记忆力、叛断力、理解力、计算力正常,自知力存在,情绪正常。颈无抵抗,Kernig、Brudzinski征阴性。头颈面部及脊柱、四肢无畸形,头部无压痛,无强迫头位,听诊无血管杂音。粗测嗅觉及远、近视力正常,视野无缺损。眼底检查:视乳头边界清晰,动:静脉=2:3。眼睑无下垂,眼球位置居中,各向活动无受限,未见眼球震颤,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直、间接对光反射灵敏,调节、辐辏反射存在
【初步诊断】 1.紧张性头痛2.陈旧性脑梗死3.高血压3级高危组4.颈椎病5.睡眠障碍6.焦虑状态。 【鉴别诊断】 病毒性脑炎:多有前驱感染病史,多见于成人,首发症状多为精神行为异常、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症状和体征,脑脊液:压力轻度到中度升高,白细胞数50-500)*106/L,蛋白可升高,多低于1.5g/l.脑电图、影像可见以颞叶、额叶的继发改变!该患者发作48小时未在发作。 【诊治经过】 予以奥美沙坦酯控制高血压,阿托伐他汀钙片降脂稳斑,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抗血小板,银杏达莫注射液改善循环,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止晕、阿普唑仑片改善睡眠、盐酸替扎尼定片止痛、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护胃等对症支持治疗。避免头痛诱发因素:要预防偏头疼的发作,首先消除或减少偏头疼的诱因,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强光线的直接刺激,如避免直视汽车玻璃的反光,避免从较暗的室内向光线明亮的室外眺望。避免对视光线强烈的霓虹灯。避免情绪紧张,避免服用血管扩张剂等药物,避免饮用红酒和进食含奶酪的食物,咖啡、巧克力、熏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