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Schimke免疫-骨发育不良

王医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肺发育不良

主诉 病史

【一般资料】 男,7岁 【主诉】 因“间断头痛9个月”入院。 【现病史】 患儿入院前9个月出现发热,体温38℃,伴咳嗽、流涕,2d后出现头痛,为双颞部搏动性疼痛,伴眼痛、非喷射性呕吐及昏睡,无其他伴随症状,每日发作10余次,每次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当地医院诊断“病毒性脑炎”,予抗感染、降颅压治疗2d后症状消失。入院前5个月患儿“感冒”发热,又出现头痛、呕吐,再次予降颅压、抗感染治疗后缓解;入院前3个月患儿再次出现头痛、呕吐发作,不伴发热,持续时间2~3h;以后患儿间断头痛、呕吐,2~3周发作1次,多发生于感冒后。 【家族史】 患儿为母亲第2胎第2产,母亲妊娠期有先兆流产史,曾保胎治疗,妊娠32周早产,出生体重1500g,新生儿期健康。否认家族遗传史。

查体 辅查

【体格检查】 神志清,精神反应可,血压正常;身高89cm,体重13kg,头围48cm,双眼睑轻度浮肿;心肺腹检查无异常;皮肤散在直径【初步诊断】 骨软骨发育异常–脊柱骨骺发育不良。头颅MRI、磁共振血管造影、磁共振静脉成像未见异常。 【治疗】 根据患儿三角脸、宽鼻梁、身材矮小、颈及躯干短、脊柱侧弯、腰椎前凸、皮肤散在咖啡牛奶斑等特殊体貌;脊柱骨骺发育不良;眼睑浮肿,蛋白尿、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符合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平素体质弱,易患感冒,CD系列检查结果提示存在细胞免疫缺陷;综合上述临床特点,结合基因学检查,患儿诊断Schimke免疫-骨发育不良(SIOD)成立。予低盐、低脂及高蛋白饮食,卡托普利口服降低蛋白尿、保护肾功能及匹多莫德口服调节免疫功能等对症治疗,患儿住院期间未诉头痛等不适,病情稳定出院。电话随访患儿于9岁时因肾功能衰竭死亡。2~7mm咖啡牛奶斑(躯干显著);特殊面容:三角脸、宽鼻梁、扇风耳,颈短,鸡胸,躯干短而宽(坐高40cm);脊柱侧弯,腹部前凸;四肢近端短,远端大致正常;肘关节、膝关节活动稍受限;颅神经检查无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腱反射正常引出,病理征、脑膜刺激征阴性,感觉及小脑共济检查无异常,独行时步态呈鸭步(图1、图2)。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电解质、肝功、肾功和肌酶正常;血白蛋白:24.2g/L(正常值:35~55g/L);尿常规:蛋白(+++),余正常;24h尿蛋白定量:77mg/(kg·d)[>50mg/(kg·d)];血脂四项:总胆固醇9.25mmol/L(正常值:1.80~5.20mmol/L)、甘油三酯2.84mmol/L(正常值:0.40~1.70mmol/L)、低密度脂蛋白5.86mmol/L(正常值:0~3.36mmol/L)、高密度脂蛋白2.09mmol/L(正常值:1~1.55mmol/L),均增高;CD系列:CD340.4%(正常值:550%~820%),CD47%(正常值:25%~57%),CD831.1%(正常值:190%~340%),CD4/CD80.2(正常值:1.1~20),CD4和CD4/CD8比值明显减低;Ig系列大致正常;甲状腺功能五项正常;尿筛查、血串联质谱正常;24h脑电图:正常;脑血流图:双侧椎动脉血流速度112~124cm/s(正常值:75~105cm/s),双侧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基本对称;眼底正常,双眼压正常。(2)影像学检查:脊柱侧位X线片:椎体普遍变扁,胸腰椎明显,侧位显示前中部厚而膨隆,后部变薄且凹陷,状如梨形。

诊断 处理

【初步诊断】 骨软骨发育异常–脊柱骨骺发育不良。头颅MRI、磁共振血管造影、磁共振静脉成像未见异常。 【治疗】 根据患儿三角脸、宽鼻梁、身材矮小、颈及躯干短、脊柱侧弯、腰椎前凸、皮肤散在咖啡牛奶斑等特殊体貌;脊柱骨骺发育不良;眼睑浮肿,蛋白尿、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符合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平素体质弱,易患感冒,CD系列检查结果提示存在细胞免疫缺陷;综合上述临床特点,结合基因学检查,患儿诊断Schimke免疫-骨发育不良(SIOD)成立。予低盐、低脂及高蛋白饮食,卡托普利口服降低蛋白尿、保护肾功能及匹多莫德口服调节免疫功能等对症治疗,患儿住院期间未诉头痛等不适,病情稳定出院。电话随访患儿于9岁时因肾功能衰竭死亡。

发布于 19-03-21 18:20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