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
患者女性,21岁。因“停经12+4周,发现右附件包块2月余”为主诉,于2015年9月21日就诊。 入院查体示:子宫孕3+月大,右侧附件区可触及一大小约275px×175px×175px的包块,呈囊性,表面光滑,移动度可,左侧附件区未触及明显异常。
妇科彩超示:中孕,右侧附件区探及一不均质偏低回声区,范围约130mm×82.5mm×92.6mm,边界清,内可见彩色血流信号。泌尿系统及消化系统彩超未见明显异常
全麻下行“结肠系膜肿物切除术+右半结肠部分切除术”,右半结肠切除标本巨检示:肠黏膜光滑于回盲瓣浆膜外见一灰褐色结节,大小约287.5px×250px×175px,结节切面灰白灰褐色,质地中等,部分海绵状。
FDCS是罕见的,多见于成人,男女发病率相当,分为淋巴结内型和淋巴结外型,淋巴结内型约占1/2至2/3,以颈部淋巴结最常见,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包括淋巴结、肺和肝。目前全世界文献记载FDCS病例数大概不超过100例。 FDCS起源于淋巴结滤泡的树突网状细胞,起源于骨髓多能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免疫刺激能力,能启动细胞初级免疫应答的抗原呈递细胞,在致瘤因子作用下即形成FDCS,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