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资料】男性,45岁,【主诉】头痛1月余,加重3天。【现病史】患者近1月来劳累后出现后枕部跳痛,呈发作性,伴头昏沉状,视物模糊,左颞部肿胀,无恶心、呕吐,头痛时无畏光、畏声,走路、上下楼梯等日常活动不加重头痛,休息后稍有缓解,未予重视,近3日来,头痛发作较前频繁,伴左侧上眼睑不适,为明确诊断,行系统治疗,遂今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头痛原因待查”收入院治疗,自发病以来饮食量可,夜眠差,精神可,大小便无异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病史,近两日血压偏高,最高达160/112mmHg;否认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否认手术及输血史。预防接种史随当地。【查体】T:36.6℃,P:80次/分,R:18次/分,BP:162/112/mmhg。中年男性,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巩膜及皮肤未见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无异常,眼睑无浮肿。耳无脓性分泌物。鼻通气良好。口腔无特殊气味,口唇无紫绀,扁桃体无肿大。颈部对称,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无畸形,两侧呼吸动度对称,节律规则,未触及胸膜摩擦感,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率80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肋下可触及,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无浮肿。神志清,精神尚可,言语清晰流利,双眼球活动自如,眼球无震颤。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双侧鼻唇沟对称,口角无低垂,伸舌居中。颈无抵抗,转颈耸肩无异常,四肢肌张力正常,四肢肌力5级。深浅感觉检查无异常。共济运动检查无异常【辅助检查】无【初步诊断】中医诊断:头痛血虚肝旺西医诊断:头痛原因待查高血压病3级高危组【鉴别诊断】 1.中医鉴别诊断: 痰浊头痛:痰浊头痛患者表现为头痛昏蒙,胸脘满闷,纳呆呕恶,舌苔白腻,脉滑或弦滑。若痰湿久郁化热者,可有口苦便秘,脉滑数,与该患者不符。 2.西医鉴别诊断: 1)颅内占位:该病患者可有慢性或亚急性头疼,持续存在且进行性加重,可伴有神经刺激或缺损体征,但该类患者颅脑CT多可见瘤体或脑组织水肿,眼底可见视乳头水肿,与该患者不符,可行颅脑CT检查进一步鉴别之。 2)脑出血:该病患者多突然起病,剧烈头痛、恶心、喷射状呕吐,颅脑CT可见高密度病灶,与该患者不符。【诊治经过】入院后给予二级护理,低盐低脂普食。 完善各项化验及辅助检查,给予改善血液循环、营养神经、控制血压等对症治疗中医以养血滋阴,和络止痛为法,方以四物汤加减,整方如下: 熟地15g 当归12g 白芍15g 川芎12g 白蒺藜30g 佛手12g 香橼12g 天麻15g 麦门冬15g 水煎取汁400ml,早晚温服 【临床诊断】中医诊断:头痛血虚肝旺西医诊断:头痛原因待查高血压病3级高危组【分析总结】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常为搏动性的头痛,多呈单侧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症状,少数典型发作前有视觉、感觉和运动障碍等先兆,可有家族史。偏头痛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内因。偏头痛具有遗传易感性,约60%偏头痛患者有家族史,与基因突变有关。本病女性多于男性,多在青春期发病,月经期容易发作,妊娠期或绝经期后发作减少或停止,这提示内分泌和代谢因素参与偏头痛的发病。(2)外因:环境因素也参与偏头痛的发生。偏头痛发作可由某些食物和药物所诱发,如巧克力、腌制品、硝酸甘油等;另外,强光、过劳、应激反应、睡眠、紧张、情绪不稳等也是偏头痛的诱发因素。我国对头痛病认识很早,在殷商甲骨文就有“疾首”的记载,《内经》称本病为“脑风”、“首风”,《素问·五脏生成》还提出“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的病机。《李垣十书》指出外感与内伤均可引起头痛。《丹熙心法》认为头痛多因痰与火。明《古今医统大全·头痛大法分内外之因》对头痛病进行总结说“头痛自内而致者,气血痰饮、五脏气郁之病,东垣论气虚、血虚、痰厥头痛之类是也;自外而致者,风寒暑湿之病,仲景伤寒、东垣六经之类是也。”头痛的病因虽多,不外外感和内伤两类。外感以风邪为主,挟寒、挟热、挟湿,其证属实。内伤头痛有虚有实,肾虚、气虚、血虚头痛属虚,肝阳、痰浊、瘀血头痛属实,或虚实兼挟。故头痛应辨内外虚实,治疗相应采用补虚泻实。本患者因烦劳过重,肝失疏泄,气郁化火,肝火郁久,耗阴伤血,肝肾亏虚,精血不承,血虚肝旺,横逆犯清窍故出现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