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资料】 女,26岁 【现病史】 10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感右侧鼻腔阻塞,就诊于当地县医院,诊断为鼻炎,予以“鼻通水”滴鼻,抗感染药物口服治疗后症状缓解。6个月前感上述症状加重,复诊于县医院,予以“鼻通水”滴鼻,抗生素静脉滴注,症状缓解。3个月前感鼻塞加重,偶有嗅觉障碍,右鼻腔有清水样液体流出,再次复诊于县医院,予以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半月余,鼻塞症状减轻,清水样液体流出减少,余症状未见好转。近期上述症状再次加重,伴右上后牙区持续疼痛,右面部肿胀。故来我科就诊。
【体格检查】 颌面左右不对称,右面部轻度肿胀、充血。右眼内眦部有少量脓性分泌物,张口轻度受限,右上456未见龋坏,Ⅱ度松动,叩(+),龈颊沟内膨隆,硬腭部黏膜隆起,大小约为1cm×0.5cm,表面无明显糜烂、溃疡面,质硬。 【辅助检查】 CT检查示右侧上颌窦内可见4cm×3.5cm的密度增高影,质地不匀,上颌窦上壁、下壁、后壁、内侧壁呈侵蚀样骨吸收,边缘不清楚。
【诊断】 上颌窦占位性病变。 【治疗】 行上颌骨(右)全切术,术后病理示巨细胞肉芽肿。
【讨论】 巨细胞肉芽肿是一种对不良刺激(如创伤、出血等)的反应性病变。以往又称为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本病可发生于颌骨内及颌骨外软组织,常见于下颌骨的前牙区。青少年及儿童发病率为28.7%,多发生于20~30岁女性。常为无痛性缓慢生长,可出现局部肿胀、颌骨膨隆,骨破坏达到骨密质者少见。其临床表现呈侵袭性或非侵袭性生物学行为。颌骨巨细胞肉芽肿临床少见,分析本病例误诊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巨细胞肉芽肿临床发病率很低,医师对此病缺乏认识。(2)医师诊治过程中要拓宽思路,当常规治疗或试验性治疗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时,一定要进行反思,查找原因。本病例在外院半年多的诊治始终围绕着炎症进行,抗生素从口服到静脉滴注,时间从1周到半月不等,均未能完全治愈。患者的反复复诊,症状逐渐加重,在治疗结果与治疗目的不相符时,未能引起经治医师进一步拓宽思路、探究原因,仍继续抗感染治疗,结果延误了治疗时机。(3)必要的辅助检查是正确诊断的前提,患者因右侧鼻腔鼻塞首次就诊时,如行鼻窦的载线检查或CT检查是很容易发现病变的。(4)医师牢固掌握解剖学知识,是正确诊断的基础。上颌窦是上颌骨的空腔,成锥体形,上部宽大,下端狭小,因其四周均为骨质,故初期肿瘤在窦内生长时,临床无任何症状,无明显突起、肿块,较易漏诊、误诊。医师在诊治过程中,应有整体观念,熟悉相邻组织、器官的特点,在患者初次就诊时较容易联想到颌窦的疾病,行影像学检查后是容易正确诊断治疗的。(5)临床医师在能正确诊治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学习,拓宽知识面,加强对一些疑难病、少见病及交叉学科病种的学习,以提高自身诊治水平,减少临床误诊、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