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一例典型强迫症男性患者

许医师   河北省荣军医院
社交恐怖

主诉 病史

回避社交,思维纠结矛盾,肚子胀痛12年。现病史:患者初三背诵课文时出现言语结巴,感到紧张焦虑,后开始对别人的视线敏感,感到别人都在注意他,对此患者非常担心,觉得自己很奇怪、另类、不正常、情商低,别人会讨厌、排斥自己。后出现不敢看别人,顾虑重重,生怕说错话,尽量回避和人交往。身体上感觉肚子里有气,出现胀痛感,至当地一医院心理科就诊,被诊断为社交焦虑,未予处理。高中住校,上课时不敢抬头看老师,成绩下降。总把同学当成比自己年长的人,因此不敢与同学说话、交朋友。高中时接受某心理咨询师的冥想训练,每周一次,进行了3个月,未见明显效果后中止。高考成绩不佳,考取同省某地大专。在该大专就读期间,不和同学说话,不敢社交,没有好友,没谈恋爱,怕自己让别人生气得罪人,成绩一般,正常毕业。毕业后回到老家,不找工作,整天呆在家里不出门,家人帮其介绍了数个工作(如快递员)都因为工作需要社交而放弃,现在一事业单位从事电脑操作的临时性工作。2017年患者至某精神专科医院就诊,诊断为社交恐怖症,住院数天后因经济因素出院,医院旁边租房继续治疗,服用度洛西汀(1片,tid)、来士普(2片,qd)、律康(2粒,tid)、奥沙西冸(2片,qd),具体剂量未知。患者自述其中某一种药物服用后出现困倦等副反应,遂停药。其他三个药吃了2-3个月后,未见明显效果后停药。目前患者不愿出门,每天在家打游戏、玩电脑。脑海中总是出现一些让自己纠结的想法:觉得自己做错了事情,别人看自己会让别人不舒服、讨厌、排斥自己,会很紧张。即使和别人打了招呼也觉得自己特别做作而出丑,会有意的克制自己的表情和动作,出现“僵直”的表现。所以患者出门也不敢看别人,不敢与别人打招呼。患者脑海中还会出现其他各种让自己纠结的想法如:“我应该看画面还是看字幕?”。以上这些想法患者自述“无法表达出来,需要时间想一想”。患者做事情追求完美,行事呆板,无好友,没谈过恋爱,逃避社交场合,但无特定害怕的场所或事物。目前患者经常能感觉到自己肚子里有气导致肚子胀痛(自初中以来),患者自述无明显诱因,时有时无。饮食睡眠正常。患者希望可以明确诊断,解决自己的情绪困扰,融入社会。个人史:独生子,剖腹产,父母身边长大。父亲母亲均是工人,高中文化。患者小时外向活泼,从幼儿园到初中二年级成绩优秀,经常得到老师表扬。从小爱静,喜欢画画,无注意力缺陷,无自闭表现。高考失利对患者有所打击,但患者很快接受了新学校。与母亲关系亲密,母亲性格温柔,对患者非常疼爱。患者从小与父亲关系不好,父亲喜欢挑剔、责骂患者,导致患者从小就害怕父亲,做事情小心翼翼,自述“我做事情都是让父亲看的”。目前父子两人紧张,经常吵架,相互挑剔,但患者不会直接表达愤怒,而是压抑情绪。父母之间关系尚可。家族史:父亲脾气暴躁,不耐烦,喜欢喝酒交朋友,大男子主义,挑剔,有洁癖,经常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责怪患者。爷爷奶奶很早就去世,父亲胞6行5,兄弟姐妹都是脾气暴躁。精神检查:一般情况:患者意识清,定向力正常。接触合作。眼神有一定回避,小动作较多(抖腿、手一直玩手串)。语言功能:语量较少,语速较慢,但目标导向明显,有逻辑性。情感活动:焦虑明显,反复纠结,担心(在访谈结束时表示,自己真正的想法并没有说出来)。感知觉:正常。注意力:正常。智力和记忆力:正常。自制力和判断力:存在。思维活动:否认妄想,无思维奔逸,没有明显思维逻辑障碍。案例小结与概念化:这是一个没有稳定工作、没有好友、没有恋人的25岁青年男性。病史12年,症状持续存在,没有明显的缓解期。自幼父亲要求严格、挑剔,患者经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被责备,患者变得做事谨小慎微,顾虑比较多,总是担心自己做的不好而被否定,对自我要求不断提高,因而逐渐自卑胆怯,内心充满了焦虑。而他的父亲及其兄弟姐妹也存在着类似强迫型人格的特质。到了初三,因为背诵课文时言语结巴,导致焦虑加重,出现了“觉得被人注视”“觉得自己很奇怪、被人讨厌”的思维,出现了社交回避的行为。后逐渐加重,直至今日,发展出了多重多样的强迫思维,既有对人际交往的各种不合理的担心,又有生活中的各种纠结的想法,这些想法占据了患者的脑子,让患者觉得自己无法表达出来,需要时间考虑。患者还出现了回避社交环境等强迫行为。上述这些焦虑有转换到躯体上表现为肚子胀痛。所以患者整个模式以焦虑为底色,以反复出现的各种无谓且耗时的担心为特点,以回避为结果,以肚子胀痛为躯体表现,严重损害到了患者的社会功能。初步诊断:强迫症(OCD)

查体 辅查

心肺复未见异常,血常规、心电图检查、生化检查未见异常。脑CT检查轻度脑萎缩

诊断 处理

强迫症,给予舍曲林150mg每日,心理治疗一周2次,效果不错

发布于 18-10-16 09:32

13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