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结节性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

彭医师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
肥大细胞增生症

主诉 病史

患儿 男,出生2 h,因生后发现全身皮肤多发结节于2014年1月入住泉州市儿童医院,系其母第1胎第1产。患儿生后即发现全身皮肤多发结节,呈棕褐色,无发热、发绀、抽搐,反应好。其母孕期无异常,无特殊用药史,否认家族遗传疾病史。

查体 辅查

体格检查:体温:36.0℃,脉搏:130次/min,呼吸:45次/min,体重:3.4 kg,精神反应可,无特殊面容,心肺腹部无异常,四肢肌张力可。皮肤科检查:全身皮肤可见多发形状不规则的结节(图1),边界清楚,直径0.5~2.5 cm,质韧,活动度可,表面皮肤有棕褐色色素沉着,压之不褪色,Darier征阳性,尼氏征(-),全身皮肤未见水疱,无溃疡。 实验室检查:急诊生化全套:总蛋白50.9 s/L,白蛋白38.9 s/L,血清总胆红素(TBIL) 52.4 μmol/L,丙氨酸转氨酶(ALT)24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80 U/L,乳酸脱氢酶(LDH)520 U/L,肌酸激酶(CK)1052 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79.0 U/L。血常规:白细胞13.4×109/L。中性粒细胞0.694,血红蛋白152 g/L,血小板332×109/L,C反应蛋白(CRP):0.50 mg/L。凝血功能正常,TORCH检查阴性,输血前检测甲肝、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病毒抗体均阴性。体液免疫功能监测正常。血培养:无细菌生长。染色体报告:46XY。 腹部彩色超声示:全身皮下多发低回声占位,肝、胆、脾、腹部未见异常。胸部X线片、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未见异常。早产儿视网膜病(ROP)检查:双眼视网膜血管发育近锯齿缘,周边较多出血灶。

诊断 处理

皮肤结节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表皮未见明显异常,真皮浅中层中可见短梭形及卵圆形细胞浸润(图2),吉姆萨染色:细胞质内可见紫蓝色异染颗粒(图3);免疫组织化学:CIM3+++、LCA+++、lys+++、CD68(kpl)+++、CD4+、CDll7个别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或一,CDla、S-100、CD56、TdT、CD20、pad-5、CD3、CD7均阴性、Ki67标记指数约80%。诊断“新生儿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结节型”。

随访 讨论

肥大细胞增生症是一组局限性或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所引起的疾病,包括皮肤型肥大细胞增生症和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两大类型。本病多为散发,一般无遗传史或家族史,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有研究发现编码跨膜受体KIT蛋白的原癌基因c-kit活化性突变是肥大细胞增生症的一个重要机制,对肥大细胞的增殖有重要作用。 皮肤型肥大细胞增生症发病年龄差异较大,常见于儿童,多在1岁内起病,病变仅限于皮肤,有自发缓解趋势。其典型表现为棕色斑丘疹,敲击时发生风团,后发展成孤立的扁平丘疹、斑丘疹和结节,可有光滑或轻度疣状橘皮样皮肤,皮疹消退后遗留有灰黑色色素沉着,以四肢及躯干明显。该病诊断主要依靠典型皮损、Dafter征阳性、组织病理及特殊染色(吉姆萨或甲苯胺蓝染色)以明确诊断。但不是所有的患者Darier征均阳性,有统计其阳性率为88%~92%。吉姆萨和甲苯胺蓝染色可见肥大细胞胞质有异染颗粒,具有特异性。 本例患儿生后即发现全身皮肤散在多发形状不规则的结节,表面皮肤有棕褐色色素沉着,Darier征阳性,组织病理提示真皮浅中层中可见短梭形及卵圆形细胞浸润(肥大细胞),吉姆萨染色细胞质内可见紫蓝色异染颗粒,免疫组织化学Ki67标记指数约80%,提示细胞增生活跃,故新生儿皮肤肥大细胞症诊断明确。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了皮肤型肥大细胞增生症新的临床分类:(1)斑丘疹性皮肤型肥大细胞增生症,即色素性荨麻疹;(2)斑块性皮肤型肥大细胞增生症,即肥大细胞瘤;(3)结节性皮肤型肥大细胞增生症;(4)播散性皮肤型肥大细胞增生症;(5)毛细血管扩张性皮肤型肥大细胞增生症,其中最常见的是色素性荨麻疹。 皮肤型肥大细胞增生症主要是对症治疗,包括避免触发因素(如温度过高或过低等),应用糖皮质激素、H1和H2受体拮抗剂等。近年也有研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c-kit突变的肥大细胞增生症,药效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病预后主要取决于发病年龄和类型,儿童型发病者预后良好,部分患儿皮损随年龄增长自行消失,故应注意随访。

发布于 18-08-08 18:53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