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男性。发病之前两个月,工作忙,压力大,连续几天半夜烧烤聚餐,此后逐渐出现胸闷,气短,心慌等症状,入住心脏专科医院,做冠脉ct无器质性病变。一周之后又出现腹胀,少吃饭也胀,打嗝,长叹一口气会比较舒服,伴有恶心,头晕,厌油腻,总想大便的感觉,大便一日一次,不成形。 胃肠镜检查:胃炎,12指肠球炎,轻微结肠炎。每天早上醒来都感觉心脏不舒服,而且入睡困难,瘦了20斤。又去神经内科,说是“植物神经紊乱”,服用谷维素和维生素B1。最近后背脊椎酸痛,牵及腰部,有腰椎间盘脱出病史。现在正服用疏肝行气的中药(具体不详),效果不佳。
体型偏胖,精神不振,神情焦虑忧郁,言语不多。舌质淡,舌体胖,苔白滑厚,根部黄厚。 胃肠镜检查:胃炎,12指肠球炎,轻微结肠炎,肠距肛门45cm处有一0.5cm大小的息肉。
辨证:肝郁脾虚,食积气滞湿气重,气血不畅,心神不宁 治则:疏肝行气,和胃祛湿助运化 方药:炒白术10 茯苓15 陈皮10 半夏10 炒枳壳10 竹茹10 香附30 厚朴10 苏梗10 佛手10 当归10 炒麦芽15 焦楂30 炒薏苡仁30 首乌藤30 甘草6 医嘱:畅情志,减压力,规律饮食,少吃勿饱,忌酒忌辣,忌生冷油腻,多活动,避免熬夜。
服药一周,胸闷腹胀心悸减轻,睡眠改善,半月之后,胸闷腹胀偶发,多吃才会出现,心悸未作,其他症状均好转,继续调理月余,诸症悉平,恢复如初。 讨论:患者发病之前,生活不规律,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节,还有熬夜,扰乱机体平衡,影响脏腑功能,不仅出现消化不良症状,而且阻滞气血运行,增加心脏负担,引起胸闷,气短,心慌等心血不畅表现,是典型的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亚健康。 调整生活方式,包括畅情志,减压力,规律饮食,少吃勿饱,忌酒忌辣,忌生冷油腻,多活动,不熬夜等等,扫除一切影响机体平衡的不利因素,身体会自我修复调整,气血顺畅,脏腑功能恢复,配合服用对症的中药,效果更快。 患者不懂,发病后,认为是心脏病发作,去了心血管专科医院,尽管心脏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医者仍然按照“心肌缺血”治疗,每天检查、输液,前后治疗两个多月,花费4万余元,毫无寸功,反而更增加脏腑负担。 其实心脏本身并没有什么大问题,原因很明确,就是压力大,心情不好,暴饮暴食,熬夜之后出现的,不外乎情绪、饮食、睡眠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心脏只是由此受到了影响,泵血受阻,负担加重而已,行气+消食+去湿,使肠胃负担减轻,而且气血畅行无阻,如此,心脏又能有什么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