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慢阻肺病例分析 一例

张医师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主诉 病史

男性,72岁。反复咳嗽、咳疾20年,呼吸困难5年,加重2天。 患者20年前无明确诱因出现咳嗽,咳白色黏痰,量约5~10ml/日,无痰中带血、发热、盗汗,无胸痛、呼吸困难,无双下肢水肿。自服“头孢类”抗生素及止咳祛疾药物,症状可逐渐缓解,此后上述症状每于受凉、感冒后反复发作,秋冬季明显。5年前逐渐出现活动后气短,曾行肺功能检查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呼吸困难逐渐加重。2天前,患者受凉后再次出现咳嗽,咳黄白色黏痰,呼吸困难加重,稍活动即感气短,无胸痛及双下肢水肿。口服“茶碱”并到社区卫生所吸氧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本次发病以来,精神、食欲、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体重无变化。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病史,否认传染病接触史。吸烟25年,20/支/日,已戒3年。偶饮酒。无遗传病家族史。

查体 辅查

查体:T36.8℃,P98次/分,R24次/分,BPl36/76mmHg,神志清楚,由他人扶入病房,浅表淋巴结末触及肿大。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桶状胸,双肺触觉语颤减弱,叩诊呈过清音,呼吸音减弱,可闻及散在哮鸣音,双肺底少许湿性啰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心界不大,心率9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杂音,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动脉血气分析(氧流量2L/min):pH7.34,PaCO252mmHg,PaO270mmHg,HCO3-27.5mmol /L。 心电图:窦性心律,电轴右偏。

诊断 处理

诊断(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2)Ⅱ型呼吸衰竭 治疗:①持续低流量吸氧,止咳、祛痰; ②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③联合使用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平喘治疗。 ④必要时机械通气;⑤健康教育

随访 讨论

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点。慢阻肺气流受限常呈进行性加重,并伴有对有害颗粒或气体,主要是吸烟所致的肺部异常炎症反应。虽然慢阻肺直接累及肺,但也可引起显著的全身效应。慢阻肺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密切相关。当患者有咳嗽、咳痰或呼吸困难症状和(或)疾病危险因素接触史时,应考虑慢阻肺。慢性咳嗽、咳痰常先于气流受限许多年存在,但不是所有具有咳嗽、咳痰症状的患者都会发展为慢阻肺。要明确诊断慢阻肺,则需要进行肺功能检查。 慢阻肺病死率高;伴有气促、咳痰、喘息并反复加重;不仅损伤气道、肺泡和肺血管,同时还损伤肺外组织,如骨骼、骨骼肌、心脏以及其他器官;是一个多基因的全身性疾病。其临床表现、病程以及对药物的治疗反应等都有很大的个体差异。

发布于 18-08-07 08:07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