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1岁,因“乏力,低热3月,加重伴言语不利1月”入院。3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上下楼梯、下蹲起立困难,言语不利,写字困难,腰部不适,颜面部及双下肢水肿。至医院检查:CK 3068 U/L、CK-MB 391.92 U/L,根据患者症状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多发性肌炎。
入院查体:神清,皮肤粗糙,颜面部水肿,甲状腺 Ⅰ° 肿大,心肺腹未见阳性体征,双下肢非凹陷性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自身抗体检查:RF、APF、ANA、AKA、抗U1RNP、 抗SSA、抗SSB、抗-Jo-1、抗Mi-2均为阴性。肌电图示:肌源性损害(可能) 。因肌力正常,甲状腺 Ⅰ° 肿大,双下肢非凹陷性水肿,皮肤粗糙,考虑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可能,行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hTSH>100 U/L,T3 0.3 nmol/L,T4 5.74 nmol/L,FT3 0.4 pmol/L,FT4 0.69 pmol/L。甲状腺彩超:甲状腺体积增大伴实质弥漫性病变。
诊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桥本氏甲状腺炎。 治疗:予左旋甲状腺素钠片25 μg qd,逐渐加量至100 μg qd,每周复查甲状腺功能及肌酶谱。2周后疲乏无力及颜面部、双下肢水肿逐渐好转,肌酶谱及甲状腺功能均有所恢复,遂出院。3周后门诊复查,疲乏无力及颜面、双下肢水肿明显减轻,肌酶谱及甲状腺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肌病在临床上较常见,报道较多,被大多数临床医生所熟悉;而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则相对少很多。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hypothyroid myopathy,HM)是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骨骼肌疾病。据统计,约30%~80%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可发生肌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的治疗以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为主,即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服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至完全替代剂量,每间隔4~6周测定相关激素指标,根据检查结果调整药物剂量,直至临床甲减症状和体征消失,TSH、TT4、FT4值维持在正常范围。多数患者甲减症状可迅速缓解,肌无力缓解需1~2个月,多在2~6个月后消失,肌酶及甲功指标恢复正常。另外,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常合并高脂血症,应慎重运用降脂药物,该病患者使用他汀类降脂药物可能出现肌酶的增高、肾功能障碍及横纹肌溶解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