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布鲁菌病误诊病例

杨医师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布鲁菌病

主诉 病史

男性,49岁,因阴囊肿大、发热伴腰痛3个月,于2016年6月13日收入我院肾内科(以下简称“我科”)。该患于入院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囊肿大,患处皮肤红肿、疼痛,伴发热,体温最高39℃,伴寒战,自行口服退热药后体温可恢复正常,但病情反复,伴盗汗、乏力,遂就诊于泌尿外科,诊断为鞘膜积液,并行手术治疗,出院后仍间断低热、盗汗,并出现腰痛,疼痛部位较局限。既往酒精性肝硬化病史3年。

查体 辅查

查体:体温38.2℃,余无异常。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白细胞26.5/μL,细菌18.20/μL,尿蛋白3+。血常规:白细胞计数3.45×10^9/L。红细胞沉降率52mm/h。C-反应蛋白22.20mg/L。24h尿蛋白定量:1.03g/24h。腹部彩超示肝硬化、门静脉主干增宽,脾大。泌尿系彩超:双肾皮质回声略增强,双肾盏多发结石。结核抗体、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T-stop)均为阴性。全腹部CT平扫示肝硬化、脾厚。胸部CT、肝功、肾功、血培养未见异常。尿培养为培养出2种革兰阳性菌,菌落计数>105CFU/m。

诊断 处理

诊断为:双肾结石并发感染,酒精性肝硬化(肝功能代偿期)。入院后给予莫西沙星抗感染、醒脑静清热解毒等对症治疗7d,患者症状时好时坏,仍间断发热伴腰痛。再次仔细询问病史,患者1年前有接触牧羊史,遂行布鲁杆菌检查:平板凝集试验阳性,试管凝集试验阳性。诊断为布鲁菌病,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于2016年6月22日出院,随访病情,患者后至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继续服用多西环素及利福平治疗,治愈。

随访 讨论

布鲁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传染源以牛、羊、猪为主,其中羊为主要传染源,因其分布最广,与人接触最密切,菌种毒力强,引起临床症状较重,且易流行,故国内以羊型布鲁菌病最为常见。病原菌主要存在于病畜的组织、皮毛、乳汁、阴道分泌物、羊水及胎畜内。尤其是病畜乳汁中带菌量较多,排菌可达数月至数年。人群多通过接触病畜及食用未煮沸的病畜、进食染菌的羊奶、牛奶而感染,故患病者常有明确的职业史及接触史。奶制品尤其是软奶酪、未经消毒的牛奶、冰淇淋常常成为感染源头。尚有报道城镇居民通过食用涮羊肉及烤肉串而导致感染者。布鲁菌病的流行有明显地区性,我国以内蒙古、青藏高原、吉林、辽宁等地区多见。流行病学资料对于确定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若患者有明确的病畜接触史,且伴有长期不明原因的发热或关节疼痛、腰痛等症状,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性。

发布于 18-03-03 16:58

4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