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7岁。 主诉:发作性心悸18年,加重半年。 患者有阵发性心悸发作病史18年,每年发作10余次,每次发作前均无明显诱因,心悸发作的特点为突发突止,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开始发作时自己诱发恶心或压迫眼球后可终止发作。近半年以来心悸发作比较频繁,且发作时伴胸闷、出汗及头晕,需静脉注射“心律平”等药物方可终止发作,但无黑矇及意识丧失。 既往体健,否认心脏病、肺部疾患等其他病史,无外伤手术史和药物过敏史;家族史无特殊。
T 36.4℃,P 80次/分,R 20次/分,Bpl20/70mmHg 。 一般情况可,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动体位,神志清楚,检查合作;皮肤黏膜未见黄染及出血点;颈软,气管居中,无颈静脉怒张和颈动脉异常搏动;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干湿啰音;心尖搏动点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侧0.5cm 处,搏动范围为2.0cm 2,心界无扩大,心率80次/分,律齐,未闻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腹水征阴性,周围血管征阴性;双下肢无水肿。 2.体检分析:查体无阳性体征,可初步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心律失常。 辅助检查 1.结果: (1)心电图:窦性心律,QRS 波起始部分粗钝(称Δ波) ,预激综合征A 型,PR 间期0.08秒,V l ~V 3导联继发性ST-T 改变;发作时心电图,异位心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室率(2)实验室检查:PT-INR (凝血时间和国际标准化比值)1.07,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及电解质均正常。 (3)胸部X 线:双肺野未见浸润性病变,心外形正常。 (4)超声心动图:各房室腔大小正常,各瓣膜回声及开放尚好,CDFI (彩色多普勒显像)可见轻度二尖瓣反流。
诊断:预激综合征(A型)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治疗 1. 治疗原则:无心动过速发作或偶有发作且症状轻微者,无需治疗;心动过速发作频繁且伴有明显症状者,应给予治疗(药物、导管消融术、外科手术等)。 2. 治疗方案: (1)急性发作时:刺激迷走神经(颈动脉窦按摩、Val —salva 动作,诱导恶心、面部浸冰水等);药物(维拉帕米、普罗帕酮、腺苷或三磷腺苷等);直流电复律(严重心绞痛、低血压、心力衰竭时应立即电复律,但正在治疗应用洋地黄者除外);食管调搏或静脉心房/室起搏。 (2)防止发作:发作频繁或伴严重心绞痛、低血压、心力衰竭等,应首选射频消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