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3岁,因“右侧肢体无力、麻木4天,加重1天”于入院。 一、病情特点:1、患者为老年女性,急性起病,病程短; 2、以突发右侧肢体无力、麻木为主要临床症状,伴言语含糊、口角歪斜,无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无耳鸣、听力减退,无意识障碍、抽搐,无胸闷、心悸、气促等不适; 3、2天前曾在我院心内科门诊就诊,行头颅MR检查提示“双侧侧脑室旁及双侧基底节区、放射冠区多发小缺血灶,部分梗死,右侧大脑脚较对侧体积缩小,考虑脑梗死后遗改变。脑萎缩、脑白质变性。部分空蝶鞍、大枕大池。左侧筛窦炎”。予“波立维、阿托伐他汀”治疗,症状仍进行性加重。既往发现“高血压病”病史数年,现服用“拜新同、倍他乐克”控制血压,自诉血压控制可。
查体:血压130/85mmHg,体温36.5℃,心率100次/分,律齐,未闻及明显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罗音,腹平软,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 专科查体:神志清楚,言语稍含糊,高级认知功能正常,查体合作,双侧眼球活动自如,未见眼震,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光反射灵敏,右侧鼻唇沟稍浅,伸舌稍右偏,右上肢肌力4级,右下肢肌力4-级,左侧肢体肌力5级,双侧键反射+,双侧深浅感觉对称存在,脑膜剌激征(-),左侧病理征(-),右侧双划征(+)。 辅助检查:本院头颅MR(2017.12.29):双侧侧脑室旁及双侧基底节区、放射冠区多发小缺血灶,部分梗死,右侧大脑脚较对侧体积缩小,考虑脑梗死后遗改变,脑萎缩、脑白质变性,部分空蝶鞍、大枕大池。左侧筛窦炎。本次入院后完善头颅MRI检查示:
诊断:1、脑梗死(急性期 左侧基底节区、半卵圆中心)2、双侧颈动脉附壁斑块形成 3、高尿酸血症 4、高脂血症 5、颈椎病。治疗:给予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依达拉奉、丁苯酞、参穹葡萄糖注射液等药物改善循环、神经营养、抗血小板采集、控制血压、保护血管内皮,清除氧自由基,保护脑细胞线粒体等治疗以及予康复理疗。
患者出院时右侧肢体无力症状较前好转,行走较前平稳,无头晕、头痛,天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无耳鸣、听力减退,无胸闷、心悸、气促等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