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3岁。因“尿黄、发热1周”入院。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发现眼睛黄染,随后出现尿色加深、尿量无明显变少;伴身目黄染;大便颜色变浅;伴低热、乏力及全身瘙痒,遂来我院就诊,门诊拟“黄疸查因”收入院。自起病以来,睡眠、精神一般,胃纳差,小便发黄,大便颜色变浅。患者22岁时被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余流行病学史、既往史、个人史等无明显异常。
查体:查体:T:37.3度,P:76次/分,R 18次/分, BP120/76mmHg。神清,定时、定向力、计算力正常。肝掌(-)、蜘蛛痣(-)、胸前毛细血管扩张(-),皮肤巩膜重度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皮肤无瘀点、瘀斑。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肋下1cm触及,质中,脾左锁骨中线肋下未触及,肝脾均无触痛,Murphy‘s征(-),腹水征(-),肠鸣音正常,双下肢不肿。 辅助检查: 血常规; WBC9.38×10^9/L,N:74.9%,RBC4.84×10^12/L, Hb110g/L, PLT177×10^9/L; 尿常规:尿胆原、胆红素(++); 生化: ALT 183U/L AST 135U/L r-GT 153U/L ALP 348U/L TP 76.9g/L Alb 33g/L TBil10.9mg/dl;DB:9.3mg/dl 凝血: PT 18.1s ,INR:1.3 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HAV-IgM(-),HCV-Ab(-),抗HEV(-); 铜蓝蛋白、G6PD活性等无明显异常 腹部超声:肝外胆管、肝内胆管扩张;。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胆总管不规则,胆总管扩张;肝内胆管结构异常扩张。
诊断: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治疗:给予松泰斯、美能、前列地尔、思美泰、熊去养胆酸消胆胺等护肝、降酶、退黄、利胆等对症治疗,给予输注血浆、白蛋白等对症治疗,给予美罗培南抗感染治疗,患者3退烧,转氨酶下降,黄疸减退,目前仍在治疗中。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多见于中年男性,经常伴发炎性肠病,特别是溃疡性结肠炎有关。PSB起病一般呈隐匿性、进行性的缓慢过程,临床表现为渐进性加重的乏力、瘙痒和梗阻性黄疸,也可出现右上腹疼痛、发热、寒战,这与胆管梗阻继发的细菌性胆管炎有关。疾病后期呈门脉高压、肝衰竭等肝硬化失代偿表现,出现黄疸、肝大、脾大和抓痕。实验检查提示胆汁淤积,以ALP、GGT升高最为显著。可以出现高球蛋白血症,包括血清IgM升高,以及自身抗体。部分患者血IgG4水平升高。 MRCP等影像学检查可见胆管壁增厚、扩张以及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