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诉:发现宫腔占位4年。 现病史:患者平素月经规律,13+岁4-5/28-30天,末次月经2017年5月底,经量中,色红,无血块及痛经。患者2013年至我院体检,行B超检查提示:1.子宫大小正常,宫腔实性占位;2.双侧卵巢囊性包块(性质待定)。患者无伴明显月经周期改变,无经量增多,无痛经,当时未予处理。后定期复查。2015年患者就诊于当地医院,B超提示子宫内膜稍高回声,考虑宫腔息肉,遂入住该院,于2015年1月31日行宫腔镜检查术,术中见”宫颈管上段子宫粘膜下肌瘤样肿物2*2*1.5cm,蒂部宽大,约1.5*1.5*1cm“,因肿物蒂部粗大未能切除肿物。期间患者无伴明显月经周期及经量改变。2017年7月患者因”停经1+月“再次就诊于当地医院,B超提示宫腔内稍高回声光团。现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门诊拟”宫腔占位“收入院。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可,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未诉其他不适。 婚育史:适龄结婚,孕3产1,剖宫产1次。 余无特殊病史。
专科查体:外阴发育正常,已婚型,阴道通畅,少量白色分泌物,宫颈略大,尚光滑,宫体略小,后位,活动度可,无压痛,双附件区未扪及包块,无压痛。 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传染病、肝功生化电解质、凝血功能、胸片、心电图、消化泌尿系超声未见异常。肿瘤指标及妇科经腹经阴道彩超如下图:
诊断:宫腔占位病变 治疗: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后,于2017-8-1行宫腔镜检查术,术中见:子宫内膜薄,呈增生早期改变,宫腔内见毛发,宫腔左侧壁中段见一肿物,直径约15mm,切开肿物后见黄色脂肪样组织,双侧输卵管子宫开口可见,宫颈内口前壁见三枚息肉样赘生物,大小约5mm,宫颈管黏膜嵴沟相间。遂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子宫肿物切除术。术后予抗感染、止血、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 术后病理诊断如下图
随访:患者术后未诉特殊不适,于术后第二天出院。建议患者下次月经第五天上曼月乐环预防息肉复发。 讨论;子宫内膜息肉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如果息肉小于1cm,且患者无生育要求,可予定期复查随访。如考虑为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或患者有生育要求,建议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无生育要求者可于术后上曼月乐环预防息肉复发。畸胎瘤常见于年轻女性,多数生长于卵巢,生长于宫腔内者极少见,宫腔内见毛发及脂肪组织,多见于成熟型畸胎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