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9岁,因"咳嗽、气促,咳白色黏液痰,每日30~40 ml"于2014年12月3日入院,经PET-CT及支气管镜肺组织活检诊断为双肺黏液腺癌,TNM分期属于T4N2M0期(图1)。于2014年12月11日开始进行5个疗程的化疗(TP方案:紫杉醇+顺铂),前4个疗程后患者症状好转,咳痰减少,气促减轻,病灶缩小。第5个疗程后患者痰量较前增多,80~120 ml/d,气促加重,复查胸部CT提示病灶进展。于2015年3月31日开始改为盐酸埃克替尼125 mg,口服,3次/d。服药后6个月内患者咳痰减少,气促减轻,病灶缩小。从第7个月开始出现咳嗽、咳痰加重,咳大量水样黏液泡沫痰(图2),量多时可达2 L/d,伴发热1周,于2015年10月10日再次入院。
入院体检:脉搏114次/min,呼吸32次/min,血压103/64 mmHg(1 mmHg = 0.133 kPa),SPO2为86%(吸氧浓度5 L/min)。皮肤及口唇发绀,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湿性啰音。 影像学提示病灶进展(图3,图4)。血气分析:pH值为7.448,二氧化碳分压为35.3 mmHg,氧分压为43.7 mmHg。血清钾为4.4 mmol/L,血清钠为102.4 mmol/L,血清氯为66.3 mmol/L。入院后给予无创通气[S/T模式,吸气相正压(IPAP)为19 cmH2O(1 cmH2O=0.098 kPa),呼气末正压(EPAP)为7 cmH2O,吸氧浓度为80%],纠正电解质,抗感染等治疗,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氧合指数<100 mmHg,仍然咳大量白色水样黏液泡沫痰,痰量约1 500~2 000 ml/d。入院第2天,患者端坐呼吸,水样痰从口腔、鼻腔不断涌出,水样痰量达100 ml/min,患者因持续咳嗽、咳痰而不能配合无创呼吸机通气,随时有因痰液发生窒息的可能。给予雾化吸入速尿40 mg,雾化当天咳嗽减轻,痰量明显减少,呼吸困难减轻,可以配合无创通气。随后每天雾化吸入速尿40 mg,1次/d,并积极抗感染治疗,患者痰量逐渐减少,住院第12天痰量不足100 ml/24 h(图5),体温正常,呼吸困难逐渐减轻,氧合指数>250 mmHg,咳少量白痰,住院第18天步行出院。
图1 右下肺送检肺组织可见癌细胞排列成乳头状结构,癌细胞呈高柱状,有黏液分泌,呈异型性,组织改变为肺黏液腺癌 HE 中倍放大 图2 患者咳出的水样黏液痰 图3,4 2015年9月胸部CT示右下肺内基底段肺癌 图5 雾化吸入速尿后痰量变化情况
诊断:原发性肺粘液腺癌
原发性肺黏液腺癌是肺腺癌的一种特殊亚型,临床少见,文献报道仅占肺腺癌的0.14%,其分化程度高,恶性程度低。病理特征为较多的黏液分泌并堆积在细胞中,将细胞核挤压到细胞的一侧呈新月形。细胞内可见大量黏液。癌细胞产生的大量黏液在细胞外形成大小不等的黏液湖。黏液腺癌比较典型的临床特征为咳大量水样黏液泡沫痰。临床上将24 h产生的水样黏液痰超过100 ml称为支气管黏液溢。有文献报道,支气管黏液溢最多时可咳出9 L/d的水样黏液痰。支气管黏液溢可引起严重的低氧血症,临床上治疗经验较少。目前国内外报道的有关治疗原发性肺黏液腺癌(以及肺泡癌)支气管黏液溢方法的文献仅有10多篇,且大都为个案报道,疗效不一。~转自中华结核呼吸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