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
李某某,女,36岁,已婚。口腔溃疡2年,加重1周。
患者3年来口腔溃疡反复发作,1周前症状又发作,唇内侧,舌体表面可见数个溃疡面,大小不等,渗出物较多,周围充血明显,疼痛难忍,甚则张口吞咽困难,心烦气急,口臭,鼻燥咽干。睡眠差,大便干结。素喜辛辣刺激饮食。舌暗红,舌薄黄,脉弦滑。
辨证为肝胃蕴热,气火上逆,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散结。金银花15g,连翘15g,柴胡10g,黄芩10g,牛蒡子10g,生甘草6g,黄连6g,赤芍15g,牡丹皮15g,瓜蒌30g,蒲公英30g,生地黄15g,升麻6g,生蒲黄15g(包煎)。3剂,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服用。另以生蒲黄外敷覆盖口腔溃疡面处。 二诊:患者服药后口腔溃疡处疼痛明显减轻,溃疡面减小,大便干亦明显好转,能正常自行排便。仍有心烦,气急易怒。上方去瓜蒌加浮小麦15g,白芷10g。3剂。 三诊:溃疡面消失,疼痛未作,舌淡红,苔薄白。上方去生蒲黄减为10g,3剂。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应酬繁多,饮食上晚餐进食过多,作息不规律,劳累过度。饮食不当,胃肠积热,情志失和,肝经郁热,是口腔溃疡形成的重要原因。《诸病源候论•口舌疮候》所云:“脏腑热盛,热乘心睥,气冲于口与舌,故令口舌生疮也。”此患者平素喜食辛辣刺激食物,造成胃肠积热;复因情绪不佳,时常会心烦易怒,心肝经热盛,气火上逆;胃肠积热,熏蒸心肺,加上情志失和,木火刑金,口疮因作。方以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清热解毒散结,清中有散,不遏制气机;柴胡、黄芩疏解少阳郁热;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炒栀子清热凉血;生地黄、牡丹皮、黄连、升麻有清胃散之意,加瓜蒌润燥滑肠以清胃肠积热,更以生蒲黄发挥消肿止痛、祛腐生新、收敛生肌之功,所以疗效甚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