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术后出血2小时。 患者4四岁,10天前因小儿鼾症于本院全麻下行双侧扁桃体切除+腺样体切除术。术后恢复好第四天出院。患者发病前自己进食黄瓜及薯片,随后出血。急来我院急诊。
神志清,精神紧张,欠配合。查体见左侧扁桃体窝血凝块儿覆盖,未见新鲜出血,收入院观察。夜间患者咳嗽后吐出暗红色血块儿一口。随后口吐新鲜血液。查体不能配合。
扁桃体术后出血 急症行全麻下扁桃体术后出血电凝止血术。术中见左侧扁桃体下极一活动性出血点,电凝止血。生理盐水冲洗扁桃体窝,未见其他出血点。结束手术。
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是常见并发症。扁挑体切除术后出血发生率各文献报道不一,一般认为2%~8%,不超过10%。本病例为小儿鼾症术后继发性出血,考虑白膜脱落期与进食不当引起。 扁桃体术后出血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者,在术中及术后24h内出血者称原发性出血,多因手术中组织损伤过多,止血不彻底;继发性出血,多为创口损伤,感染所致,常见于术后6~8d。 扁桃体术后出血的预防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术前充分准备,包括详细的病史调查和体检及必要的化验检查,特别是血液学检查。如患者2周内有过上呼吸道感染或扁桃体炎急性发作,应在抗感染治疗3周后手术。女性患者月经期或月经前2~3周应避免手术。术前常规补充维生素C、K,全身慢性疾病、体质较差者及高血压、糖尿病者,在疾病得到控制后进行手术。服用抗风湿药、激素等药的患者,至少停用2~4周才进行手术。术前要充分了解患者思想情况,加强心理护理消除顾虑,使患者主动配合手术。 手术技巧,细致、彻底:手术时术者不应单纯求快,如发现切口出血应耐心仔细地进行结扎止血。局麻药中加入肾上腺素比例需适当,一般1%利多卡因溶液10ml中加0.1%盐酸肾上腺素三滴即可。有高血压病史者尽量不用肾上腺素。剥离扁桃体下极部不宜过深广,不应累及下极下部咽壁黏膜和肌层,舌根部避免累及舌扁桃体及其近旁的静脉丛,此处不易止血,应特别注意。扁桃体组织残留多在下极,可致反复出血,残体创面愈合延迟,白膜生长缓慢,应以避免。但部分三角皱襞粘膜保留则未免会发生术后出血。手术结束前,应仔细检查,彻底止血。 术后观察:术后需仔细观察,以便早期发现出血,及时处理,避免引起严重后果。全麻患者,特别是小儿,应取侧卧位,观察有无频繁的吞咽动作及生命体征变化,有报道患儿因出血时不能自述直至呕血才发现大出血者。应嘱患者注意术后口腔卫生,并用1/5000呋喃西林液或淡盐含漱,避免受凉,嘱患者术后不要用力咳嗽,如有咽部血性分泌物用舌送出口外不要咽下,以免血液刺激胃肠道引起恶心,避免进食粗糙及辛辣食物,术后10d才可恢复正常饮食。 术后出血的处理一旦发生出血,须安慰病人,解除顾虑,使其积极配合寻找出血部位。如扁桃体窝内有凝血块(常妨碍血管收缩),须先去除,视出血部位、范围、性质及出血量的多少和局部有无感染等因素而采取不同的止血方法。对于局部渗血和小出血点者,可采用压迫或局部封闭法,压迫时间要充分,必要时达10min以上,同时用浸有凝血酶或巴曲亭(蛇毒血凝酶)棉球压迫效果更好;对于局部有感染者以压迫法止血为宜;对于动静脉血管性出血者可采用结扎或缝扎止血,有条件者可选用微波或激光封闭血管止血;对于扁桃体窝内弥漫性渗血者,上述方法无效时可采用腭弓缝合法,扁桃体窝内置明胶海棉和凝血酶,然后缝合有加速止血作用,对于下极部出血,如系遗留残体,切除多能止血,如系顽固性血管性出血处理较棘手,可采用仰卧垂头位,必要时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结扎、缝扎或电凝止血,该体位亦适用于其它部位出血点结扎和腭弓缝合法。此外,针对性使用止血剂亦很重要,有感染征象者须应用有效抗生素,出血多时应及时输血和加强支持疗法。只要重视手术,自始至终认真细致,做到及时发现问题,果断采取必要的措施,术后扁桃体出血问题是可以预防可以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