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
朱某,女,50岁,2011年8月12日就诊。患者前一日不明原因出现双眼白睛鼻侧出现鲜红色结节,左眼结节严重,推之不移,伴胀痛,压痛明显。仔细询问病情,患者自述心窝处烧灼感,大便2日未出,2日前大便伴食物残渣,质软,小便黄,口苦,舌暗红,苔黄,脉细。辨为火疳,证为:上热下寒证。选用乌梅丸原方:乌梅20g,细辛8g,桂枝20g,黄连7g,黄柏15g,当归30g,生晒参20g,蜀椒15g,干姜30g,制附片30g,以水煎服,1剂。8月14日再诊,服前方后,右眼痊愈,左眼结节色已变淡,心窝处烧灼感缓解明显,大便出,质软,1次/d,余症状均有缓解,遂继续守方,2剂。药后,患者双眼红色结节全部消退,已无其他不适感。
按语:患者以眼部症状为主述就诊,若不仔细询问病情宜误诊为风热外袭所致。根据《伤寒论.厥阴病篇》:“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患者眼部为热像,上热证,大便伴食物残渣,下为寒像,符合厥阴此条病机,上热下寒之证。《医法圆通》中谓:“厥阴为阴经,阴经则生阳,故多寒热错杂……仲景立乌梅丸……并非专为虫立法,凡厥阴一切征候,莫不具备。”更有人认为寒热错杂之症,本方均可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