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外阴癌术后放疗后复发一例

陈医师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肿瘤 外阴癌 鳞状细胞癌

主诉 病史

患者女,45岁。因“ 外阴癌术后11个月、放疗后7个月”入院。 现 病 史: 患者因发现左侧大阴唇局部破溃,并逐渐变大,质硬,无疼痛7.5个月,口服抗生素未见明显好转。遂就诊于白城市中心医院,取破溃处病灶送检病理,结果回报为鳞状细胞癌。于2015-04-22就诊于我院妇外科,于2015年4月23日在全麻下行外阴广泛切除术+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节育器取出术,诊刮术及宫颈冷刀锥切术。 术后病理2015-4-23(吉大二院529400):增生型宫内膜,另见小块宫颈粘膜组织,考虑为微小腺体增生,(宫颈)鳞状上皮增生,局部考虑有LSIL/CINⅠ级,(宫颈3点、6点、9点、12点)未见鳞状上皮内病变。2015-4-27(吉大二院529400)慢性宫颈炎,鳞状上皮增生,腺体有鳞化,局部腺体增生,(宫颈3、6、9、12点)未见特异性病变,少量增生型宫内膜,另见小块宫颈粘膜,见微小腺体增生。2015-4-28 (吉大二院529417)(外阴)高分化鳞状细胞癌,浸润深约1.3cm,底切缘局部见癌浸润,周切缘未见癌,左侧腹股沟淋巴结(0/9)、右侧腹股沟淋巴结(0/4)均未见癌转移。于2015-06-08就诊于我科行放射治疗,外照射靶区剂量:50Gy/25f,给予1次后装插植治疗,现患者术后11个月、放疗后7个月,一般状态良好,无明显不适,为行进一步治疗来我科。病程中无头晕、头痛,无发热、盗汗,无乏力、心悸、无咳嗽、咳痰,无恶心、呕吐,无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困难,无腹痛、腹泻及便秘,饮食及睡眠尚可,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 往 史: 胎传乙型病毒性肝炎。

查体 辅查

专科情况: 外阴切口无红肿及渗出。左侧腹股沟切口愈合良好。右侧腹股沟切口外侧端约4cm愈合欠佳,无明显渗出。 辅助检查: 术后病理2015-4-23(吉大二院529400):增生型宫内膜,另见小块宫颈粘膜组织,考虑为微小腺体增生,(宫颈)鳞状上皮增生,局部考虑有LSIL/CINⅠ级,(宫颈3点、6点、9点、12点)未见鳞状上皮内病变。2015-4-27(吉大二院529400)慢性宫颈炎,鳞状上皮增生,腺体有鳞化,局部腺体增生,(宫颈3、6、9、12点)未见特异性病变,少量增生型宫内膜,另见小块宫颈粘膜,见微小腺体增生。2015-4-28 (吉大二院529417)(外阴)高分化鳞状细胞癌,浸润深约1.3cm,底切缘局部见癌浸润,周切缘未见癌,左侧腹股沟淋巴结(0/9)、右侧腹股沟淋巴结(0/4)均未见癌转移。

诊断 处理

诊断: 外阴癌术后、放疗后、外阴癌术后复发 手术名称:转移性左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 行转移性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按左侧肿大的腹股沟浅淋巴结分布,平行于左侧腹股沟韧带,取长约4m的切口,切开皮肤,分离肿大淋巴结周围脂肪组织,完整切除肿大淋巴结,约2*2cm。 术后病理结果回报(左侧腹股沟)送检淋巴结内可见鳞状细胞癌转移(1/1)。 结合患者病史及术后病理结果术后应辅助化学治疗,患者及家属表示拒绝,要求出院。

随访 讨论

外阴癌较少见,发病率较低,但因近年来性生活方式的改变和HPV病毒感染率的上升,此病发病率有升高趋势,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外阴癌病灶绝大多数位于外阴皮肤表面,易发现,然而由于部位的特殊性,以及早期的症状,例如:外阴瘙痒、疼痛、小的赘生物等,未被患者重视,或患者就医时医生未能识别,进而未给予病变部位行活检组织检查,仅仅当成普通的炎症治疗,从而延误了病情。但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医生经验的积累,外阴癌的早期诊断率也随之提高。外阴癌的病理类型中以鳞状细胞癌多见,约占 90%,其次为恶性黑色素瘤,另可见Paget 病、基底细胞癌、疣状癌、前庭大腺癌及肉瘤等。外阴癌以侧位型多见,好发于大阴唇,其次为小阴唇、阴蒂及会阴。外阴癌的早期诊断和选择恰当治疗方案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是关键。VC 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放疗、化疗结合为辅的治疗模式。但因外阴癌病例较少,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治疗规范。在临床的实际工作中,仍很多问题和分歧在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时常常困扰着妇科医生,如手术范围、手术方式、前哨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及盆腹腔淋巴结清扫及放化综合治疗等方面还存在争议。

发布于 16-09-30 13:46

4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