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
患者,女,66岁,身高162 cm,体重55kg。因进行性吞咽困难2月余,加重1周入院。
术前查体及生化检查无异常。 食管X线钡餐检查示:钡剂在病变部位停滞,病变段钡流细窄;食管壁僵硬,蠕动减弱,黏膜纹变粗而紊乱,边缘毛糙;食管腔狭窄而不规则,梗阻上段轻度扩张,并有溃疡壁龛及弃盈缺损等改变。 胸部CT示:食管病变段食管壁厚为23.5mm,伴有病灶周围脂肪间隙的模糊、不整或部分性消失。
右肺中叶及左肺上叶舌段机化性炎症,右侧胸腔积液,拟在全麻下行食管癌根治术。入室后常规监测生命体征,行麻醉诱导和维持。 直接喉镜下插入左侧37F 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套囊通过声门时无明显阻力,全部通过声门后,将导管逆时针旋转90°,拔除管芯,当导管有轻微阻力时停止插入,分别在气管、支气管套囊充气5、3ml,连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 听诊双肺通气良好,气道压12 cmH2O,固定导管后摆左侧卧位,再次听诊双肺:左肺呼吸音清晰,右肺呼吸音较弱,夹闭左侧导管,右肺通气阻力大,考虑插管深度较深。故将套囊放气,反复调整导管位置,复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对称后行双肺通气。行左侧单肺通气,气道压14 cmH2O,SpO2 98%,术者游离食管时发现,气管隆突上3 cm处气管膜部有一长约4 cm平行于气管长轴的梭形裂口,最宽处约1 cm,气管破裂处可见膨隆的双腔支气管导管气管套囊。 遂将套囊放气,在明视下将气管膜部破裂处作了全层修补,继续手术。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放置胸腔闭式引流,手术持续5h,术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完全清醒后拔除气管导管。
术后患者未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术后6d拔除闭式引流,18d后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无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