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术前诊断困难的特殊胃底贲门癌病例分享!

吴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贲门癌 胃腺癌 胃癌

主诉 病史

患者,女,56岁,因“发现CA199升高1年,进行性进食哽咽感一月”来院就诊。 病史:患者1年前体检发现CA199升高,自诉当时约50U/ml,当时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呕血黑便、里急后重等不适,行胃镜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胃多发黄色瘤,贲门旁糜烂,病理:贲门浅表粘膜慢性炎,活动期,肠化(+),HP-;胃窦浅表粘膜慢性炎伴息肉样增生,局部肠化+,固有层泡沫细胞聚集,符合黄色瘤,HP-;肠镜示:直肠息肉0.3*0.3cm(已咬除)。后定期复查CA199,呈进行性升高,最高350U/ml(2016-5-26)。2015-12行PET—CT:未见明显异常。近一月来患者出现进食伴有哽咽感,且症状逐渐加重,目前只能进食流质饮食,为求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入院后再次复查胃镜提示胃底隆起性病灶,病理示:萎缩性胃炎伴息肉样增生,CT未见明显肿瘤,但是患者症状逐渐加重,拟进一步检查明确治疗方案。

查体 辅查

查体:神志尚清,腹部外形腹部外形无异常,腹壁柔软,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脏肋下未触及,脾肋下未触及,未触及腹部包块,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脊柱、四肢:无脊柱畸形,无双下肢浮肿,四肢肌张力正常,左侧肢体肌力 Ⅴ级,右侧肢体肌力 Ⅴ级。神经系统: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未见其余特殊查体发现。 辅查:血常规:血红蛋白 111 g/L ↓,细胞比积 32.9 % ↓,淋巴细胞百分比 7.1 % ↓,嗜酸性细胞百分比 0.3 % ↓,中性细胞百分比 83.2 % ↑,淋巴细胞绝对值 0.5 X10^9L ↓,单核细胞绝对值 0.6 X10^9L ↑。肿瘤标记物:糖类抗原(CA199) 349.00 U/mL ↑,糖类抗原(CA50) 166.31 IU/ML ↑。肝肾功能,凝血未见异常。 第一次上腹部CT:肝脏表面光滑,各叶比例匀称,密度未见异常,肝内血管显示清楚,造影剂充盈均匀,肝内胆管无扩张;脾脏无肿大,密度均匀;胆囊区无殊,未见明显病灶;胰腺、所见肾脏尚可;左侧肾上腺增粗,强化均匀。后腹膜无明显肿大淋巴结;腹腔内无积液。左侧肾上腺增生可能,请结合临床,必要时随访。 第二次薄层CT:贲门胃底部胃壁局限性增厚,较厚处约14.39mm,增强后可见异常强化,周围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显示。肝脏表面光滑,各叶比例匀称,密度未见异常,肝内血管显示清楚,造影剂充盈均匀,肝内胆管无扩张;脾脏无肿大,密度均匀;胆囊区无殊,未见明显病灶;胰腺、所见肾脏尚可;后腹膜无明显肿大淋巴结;腹腔内无积液。 贲门胃底部胃壁局限性增厚伴异常强化,考虑Ca可能,请结合临床及胃镜。 胃镜报告检查报告:贲门隆起病变性质待定。胃炎病理检查报告:粘膜固有层内见个别异型腺体,请结合临床,必要时再次活检。免疫酶标记结果:CK+、CK19+、CEA-、Ki67 2%+。 食道吞钡:1.贲门肿块,考虑癌可能大,建议结合临床。2.食管中上段(主动脉弓水平)局部受压,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压迫可能,随访。

诊断 处理

患者入院后两次胃镜的病理都是阴性的,且CT未见明显强化病灶,且之前PET未见明显异常代谢病灶,故做了食道吞钡检查,明确贲门处有狭窄,经讨论后认为不排除良性贲门狭窄疾病可能,但是考虑肿瘤指标进行性升高,有做了薄层CT,仔细读片后发现贲门处有增厚病灶,但是较为局限,因为术前胃镜病理阴性,术前诊断为贲门占位。 行剖腹探查术备胃癌手术,逐层进腹后探查腹腔,术中见肝脏、双肾、横结肠、小肠系膜根部、大网膜、腹壁及盆腔等无明显转移性结节,病灶位于胃底贲门部,肿瘤为弥漫性生长,范围累及胃底贲门近胃小弯侧及,质硬,肿块侵犯脾脏及食管齿状线附近,肿块周围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术中诊断:胃癌侵犯脾脏,拟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脾脏切除。术中胃体标本及食道切缘送冰冻,冰冻回报示胃腺癌,食道切缘粘膜下见低分化腺癌,术中和家属沟通,可有两种手术方案:1.开胸进一步切除食道,但是手术创伤巨大,同时仍然存在切缘阳性可能;2.维持原全胃切除方案,术后选择放化疗,家属选择暂不予开胸手术治疗,手术经过顺利,术后予对症治疗,恢复佳。 术后病理:胃  ▉标本类型:根治性全胃切除标本 ▉肿瘤部位:肿瘤位于贲门,距食管切缘0.5CM,距十二指肠切缘12CM ▉大体类型:溃疡浸润型;大小:7×2CM ▉组织学类型:管状腺癌 II-III级 ▉肿瘤浸润深度:浆膜外脂肪组织 ▉血管浸润:(-),淋巴管浸润(+),神经周围浸润(+) ▉切缘:送检食道切缘(2016-21526)见肿瘤浸润;十二指肠切缘未见肿瘤浸润 ▉区域淋巴结:以下均见癌转移: 肿块旁淋巴结2/3枚,小弯侧淋巴结3/12枚; 以下均未见癌转移:大弯侧淋巴结0/11枚 ;另见癌结节一枚。 ▉肿瘤旁病变:胃壁呈肥厚性胃炎(Menetrier病) ▉淋巴结免疫反应状态:SH(+),PH(+),GH(+) ▉肿瘤间质反应: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反应(+),纤维组织增生反应(+)1.(胃底贲门处):管状腺癌II-III级,癌侵及浆膜外脂肪组织及与之粘连的脾脏被膜外脂肪组织。脉管内见瘤栓。 肿瘤旁胃粘膜呈肥厚性胃炎(Menetrier病)。肿瘤组织免疫酶标记结果:CK7(+)、CK20(部分+)、Villin(+)、CK19(+)、Her-2(1+)、Ki67(30%+)、CDX2(-)、CEA(部分+)、CD34(-)。肿瘤组织特殊染色:AB(+)、PAS(+)。2.(脾):脾组织。 HER2基因状态:无扩增(阴性)。 术后诊断:胃底贲门癌T4N2M0,局部进展期胃癌。

随访 讨论

随访:患者自述无明显恶心、呕吐等不适,一般情况良好。神清,两肺呼吸音清,未及明显干湿啰音。腹软,无明显肌紧张,无压痛、反跳痛。伤口愈合佳。 讨论:此患者术后诊断为胃底贲门癌T4N2M0,局部进展期胃癌,且HER2阴性表达。本患者的诊断过程很罕见,术前病理无法证实癌,但是术中的情况比预料的更严重,肿瘤为弥漫性生长,侵犯食道,术中经腹腔内的食道切缘数次阳性,最后家属选择不开胸手术,行全胃切除,但是为非R0手术,术后恢复顺利,顺利出院,出院后予放疗处理,目前尚未放疗结束,结束后拟行化疗治疗,且患者HER2阴性,无法行靶向治疗,针对这个患者的治疗,大家有没有异议,欢迎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发布于 16-07-21 22:55

7 个评论

发送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