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女,8岁,因全身多处出现红色斑丘疹伴有发热,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水痘,给予抗病毒治疗,治疗期间因发热间断应用了糖皮质激素,发现腰背部出现小片状红肿,且逐渐加重,局部皮肤变黑、坏死,且范围逐渐扩大,同时伴有高热,最高体温39.5℃,精神欠佳,因病情变化快,症状逐渐加重。
体格检查 体温:39.3℃,脉搏:110次/min,呼吸:23次/min,血压:100/66mmHg(1mmHg=0.133kPa);急性病容,精神萎靡,贫血貌,心肺部听诊未见明显异常,腹胀明显,肠鸣音尚可,后腰部有面积大小为8 cm×15 cm的皮肤灰黑色坏死,局部崩解破溃,破溃处有脓性分泌物渗出,见图1A。 辅助检查 将局部坏死组织切开后,可见全层皮肤、皮下脂肪及深筋膜完全变性坏死,呈灰白色,渗出液较多,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33.6×109/L,红细胞计数:2.9×1012/L,血红蛋白:95g/L,血小板:285×109/L,红细胞比容:28.8%。
考虑患儿病毒感染后继发细菌性感染,且背部受压,导致腰背部坏死性筋膜炎,给予患者取俯卧位,防止进一步受压,静脉应用广谱抗生素,创面细菌培养。 于入院后第2天在全身麻醉下行广泛清创术,术中沿坏死皮肤边缘切除全部坏死皮肤及软组织,坏死范围深及深筋膜,可见背部肌肉外露,组织间隙大量浑浊渗液外溢,恶臭,继续向周围探查,见周围正常皮肤下的软组织广泛坏死,向四周潜行,于是做辅助切口,切开正常皮肤,扩大清创范围,上界至肩胛下角,下界达髂后上棘水平,两侧达腋前线水平,将所有坏死的筋膜组织清除,用3%过氧化氢溶液和0.9%氯化钠溶液反复冲洗后,以碘伏纱布填塞并行引流。
术后每天给予病房床旁换药,继续进一步清除残存坏死的和新出现的组织,静脉抗感染,全身营养支持治疗。入院后第6天患儿腹部正常皮肤出现红肿、疼痛,邻近切口处仍有脓液流出,探查发现坏死范围越过腋前线,波及整个腹部,细菌培养结果提示为链球菌感染;再次全身麻醉下予以清创术,探查下腹部(上界在剑突下3 cm,下界在耻骨联合上1 cm处,脐周2 cm与脐蒂相连)深筋膜广泛坏死,、予以剪除,皮肤及皮下浅筋膜尚完好,给予保留,再次用3%过氧化氢溶液和0.9%氯化钠溶液冲洗后,碘伏纱布填塞,患者精神及饮食改善,体温恢复正常。复查化验结果提示白细胞恢复至正常范围,此后继续每天换药。入院第12天后行背部创面自体大张皮片移植,自体皮成活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