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
中青年女性,便秘1年余,屡服通下药无效,大便干燥难解,3一5天1次,经期经后尤甚,常1周左右1解,并无腹胀。平素纳呆乏力,睡眠差,月经量偏少色淡,余无异常。
形体偏瘦,面色萎黄无华,精神稍差,舌淡苔薄,脉细缓。
诊断:便秘(血虚肠燥) 治疗:养血润肠 方药(自拟):当归10 炒白芍15 炒枳壳10 何首乌30 火麻仁15 决明子15 瓜蒌仁30 郁李仁15 炒莱菔子15(打) 酸枣仁15(打) 黑芝麻30 生甘草10 蜂蜜30(冲)。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药后大便2天1次,便质软,排便通畅,纳食、睡眠转佳。原方去决明子、瓜蒌仁、郁李仁,加党参15g 白术40g 肉苁蓉30g续服
二诊方共服1月有余,大便通畅,基本每日1次,便质正常,饮食、睡眠均佳,精神振作,体质增强,月经量亦增多。 讨论:患者大便燥结,有纳呆食少乏力之症,且经后加重,考虑血虚肠燥,故以养血润肠法。方中当归、白芍、首乌、肉苁蓉、黑芝麻、蜂蜜均为养血润燥之品;火麻仁、瓜蒌仁、郁李仁滋润多脂、性滑利窍;枳壳、莱菔子降气通腑。全方药力缓和,调治慢性虚性便秘尤为稳妥。 血虚便秘,临床并不多见,或与其他病症相合,多见于脾胃功能失调者,脾胃不健,气血津液化生乏源,故治疗不仅要养血润肠通便缓其标,更重要的是,症状缓解之后,应加用补益脾胃之品,调理后天之本,尤其是运用大剂量白术,使中州健旺,阴血充足,以达长久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