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
患儿女,12岁,因“发热、咳嗽5天”入院。患儿体温最高38.6℃,口服“布洛芬”可降至正常。
T 39.2℃,HR 140次/min,R 28次/min,呼吸稍促,轻度三凹征,咽充血,左肺叩浊音,呼吸音减低,双肺可闻及细湿罗音。 WNC 16.7×10^9/L,N 0.85,CRP 220mg/L;肺CT示:左肺及右肺下叶炎症,局部实变。纤支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术,镜下可见气管、支气管黏膜表面有黄白色坏死物附着,黏膜充血明显,触之易出血。肺泡灌洗液及血培养结果为MRSA,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等敏感。
诊断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确诊后予替考拉宁抗感染,止咳退热等对症治疗。2周后患儿热退,咳嗽明显减少,予带药出院。
随访:出院后1周复查纤支镜,镜下见支气管黏膜光滑,管腔内未见分泌物,肺泡灌洗液培养阴性。1月后复查肺部CT提示肺部炎症基本吸收。 讨论:近年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有上升趋势,遇到这类病人,治疗的关键是及早诊断,足疗程使用敏感的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