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DDH骨盆截骨术治疗

刘医师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主诉 病史

主诉:发现右下肢跛行4年。 病史:患儿,女性,5岁零1个月,患儿行走较晚,行走家长即发现患儿步态异常,以右下肢明显,考虑患儿初学行走及行走较晚,家长未在意,故未就诊及处理,但随患儿年龄增长,患儿右下肢跛行不仅没有改善,而且逐渐家长,更加明显,家长遂带患儿就诊我院,拍片提示:右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查体 辅查

查体:右下肢跛行,仰卧位双下肢不等长,右下肢较左侧短缩1.0cm,右髋关节外侧饱满,可触及突出的股骨近端,右髋无肿胀及压痛,内收肌紧张,右髋关节活动受限以外展及外旋明显;双膝、踝关节活动正常,双下肢末梢学运、感觉及活动好。 辅助检查 DR:右侧股骨头向外上方脱位,右侧髂颈线、右侧沈通氏线不连续,左侧股骨头骨化核发育正常,右侧股骨头骨化核未显影;提示右侧髋关节发育性脱位。

诊断 处理

诊断:右侧髋关节发育性脱位(DDH) 治疗: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完善术前检查及术前准备,无绝对手术禁忌症,在“全身麻醉"下行了"右侧DDH切开复位,关节囊紧缩术,右侧骨盆Salter外翻截骨、克氏针内固定+双下肢长腿石膏外展内旋位外固定术”治疗。术后1周出院,6周拆除外固定,练习双下肢关节功能,3个月下地负重行走。

随访 讨论

随访:门诊随诊,术后半年患肢功能活动及步态恢复正常,双下肢等长,截骨部完全愈合,予取出内固定。 讨论:对于DDH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儿性别、年龄、脱位程度及髋关节发育情况决定具体的治疗方案,但总的来说,本病早发现,早治疗,疗效好,创伤小。本患儿脱位较高,是否需要行股骨近端短缩、旋转截骨?以减轻复位难度及减轻复位后股骨头的压力,预防股骨头坏死。

发布于 16-03-28 22:23

21 个评论

发送